•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1.92 6.3折 3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尚德机构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遍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21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尚德机构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 遍
  •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3596638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450千字
  • 丛书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内容简介】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严格依据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编写,是适用于全国统考省(市、自治区)的教师资格考试教材。全书以模块为编写单元,各模块皆以章、节、目为编写层级。体系上,先以知识讲解的形式,按照《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中所安排的知识顺序讲述关于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相关知识,并在知识讲述结束之后提供“真题链接”与“知识拓展”栏目,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每个模块*后都以“牛刀小试”的栏目附上相关习题,提高学生的考试应试能力,习题参考答案以二维码的形式提供。总体来说,本书的出版有利于参与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预习、学习、复习相关的考试知识。
  全书分为8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考纲分析、思维导图、考情分析、内容解读、整体链接、“牛刀小试”等各个部分。
  特色板块:
  21天计划,高效点拨复习思路;
  考纲分析,主次分明呈现得分点;
  思维导图,清晰梳理各模块结构;
  考情分析,量化呈现考试所占分;
  记忆口诀,简单快速牢记重难点;
  真题链接,准确深刻复习新知识;
  牛刀小试,灵活考点整体掌握度。
【作者简介】
尚德机构于2003年成立,目前为国内最大的自学考试辅导和职业培训机构之一,业务涉及人力、会计、注会、教师资格证等。尚德机构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为尚德机构下属专业教育研究机构,具有14年教师资格考试培训经验,这是其第一次编写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目录】
目录

模块一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第 一章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003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及其属性 003

第二节 教育的构成要素 006

第三节 教育的起源 007

第四节 教育的发展 008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011

第一节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011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012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014

第四节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015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017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 017

第二节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018

第三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019

第四节 个体发展动因理论 022

第四章 教育目的 023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023

第二节 教育目的理论 024

第三节 我国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发展历程  027

第四节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029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031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031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 032

第三节 我国学制的形成和发展 034

第四节 义务教育制度 035

第 六章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037

第一节 中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和特点  037

第二节 中学教育科研的意义 038

第三节 中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038

002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第 七章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044

第一节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 044

第二节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 046

第三节 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047

第四节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 047

第五节 现代教育思想 051

模块二 中学课程

第一章 课程概述 054

第一节 课程  054

第二节 课程理论流派 055

第三节 课程内容 055

第四节 课程评价 057

第五节 课程开发 058

第二章 课程类型及特征 059

第一节 根据课程性质分类 059

第二节 根据课程组织形式分类 060

第三节 根据课程管理、开发主体分类  060

第四节 根据课程形态分类 061

第五节 根据课程修习方式分类 061

第六节 根据课程的任务分类 062

第 三章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062

第一节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062

第二节 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065

模块三 中学教学

第一章 教学概述 071

第一节 教学的概念 071

第二节 教学的意义 072

第三节 教学的任务 073

第二章 教学过程 073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本质 073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076

第三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078

第 三章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079

第一节 备课 079

第二节 上课 080

003

目录

第三节 布置和检查作业 083

第四节 课外辅导 084

第五节 学生成绩检查和评定  084

第四章 教学原则 085

第一节 教学原则概述 085

第二节 我国目前中学主要教学原则 086

第五章 教学方法 090

第一节 教学方法的含义 090

第二节 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应用 090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094

第六章 教学组织形式 095

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095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 095

第三节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096

第 七章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 100

第一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  100

第二节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101

第三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102

模块四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章 认知过程 107

第一节 感觉 107

第二节 知觉 110

第三节 注意 111

第四节 记忆 114

第五节 思维 119

第六节 想象 121

第七节 问题解决 122

第二章 学习概述 125

第一节 学习的概念 125

第二节 知识的学习 125

第三节 技能的形成 127

第三章 学习动机 129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29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131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 135

第四章 学习迁移 136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136

004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138

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139

第五章 学习策略 141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41

第二节 学习策略的分类 142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145

第六章 学习理论 147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147

第二节 学习理论 149

模块五 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 159

第一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159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61

第 二章 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163

第一节 情绪概述 163

第二节 情绪的分类 163

第三节 情绪理论 164

第四节 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166

第五节 中学生情绪问题 167

第六节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 168

第 三章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170

第一节 人格 170

第二节 人格发展理论 176

第 四章 中学生身心的发展 179

第一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79

第二节 中学生性心理 181

第三节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指导 182

模块六 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185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含义 185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185

第三节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185

第二章 心理健康辅导 188

第一节 心理辅导的含义及其目标 188

第二节 心理辅导方法 188

005

目录

模块七 中学德育

第 一章 中学生品德发展概述 193

第一节 品德概述 193

第二节 品德结构 194

第三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95

第四节 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96

第五节 品德学习的阶段 197

第六节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97

第二章 道德发展理论 199

第一节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199

第二节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201

第三章 德育内容 203

第一节 德育概念 203

第二节 德育内容 203

第四章 中学德育过程 205

第一节 德育过程的概念 205

第二节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205

第三节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206

第 五章 中学生德育原则、途径与方法  207

第一节 中学德育原则概述 207

第二节 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209

第六章 德育专题教育 213

第一节 生存教育 213

第二节 生活教育 214

第三节 生命教育 214

第四节 安全教育 215

第五节 升学就业指导 215

模块八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第 一章 班级与班集体的形成 219

第一节 班级概述 219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内容 221

第二章 中学课堂管理 223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223

第二节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224

第三节 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225

006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

第 三章 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 230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意义 230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内容 230

第一节 家庭教育 232

第二节 社会教育 232

第三节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232

第四节 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232

第 四章 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232

第五章 教师心理 233

第一节 教师角色及其特征 233

第二节 教师心理特征 233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历程 236

第四节 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 23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