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原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原理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9.32 3.0折 9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谷涛 著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19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谷涛 著
  •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2181637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5页
  • 字数 44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新生代美术教育家书系
【内容简介】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原理》从现象学的角度,试图将美术教育建立在美术教育哲学的地基之上。以现象学还原的方法,阐释原初本真的艺术教育形态与意义。艺术赋予平凡的生活以生动的色彩,赋予生活以生命。它的教育是每个现代公民所需要的。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基于现象学哲学,提出“完整教育论”,认为教育是在交互主体性的各种关系之中发生。在当前的教育之中,我们重视了关系中的一些要素,但更多的要素被遗失了,尤其是潜在教育的内容要素。教学中所有“显现的”或者“潜在的”因素,共同组成了一种“场效应”,构建了“教学情境”,这所有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同时,美术教育必须奠定与人文之地基之上。
  美术教学与研究的基础是感受性。通过对语言、身体、儿童的感受性以及感受性关系的研讨,得出艺术教学首先是感受性教育的结论。在义务教育阶段更是如此。感受性的学习,必须经由体验的道路。体验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关键词。从体验的理论出发,带来了一场美术教学的体验革命。以内在学习体验的人格教育理论,扭转了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提出美术知识具有动态生成性、感受性、体验性、情境性等特征,提出义务阶段美术教学知识体系的重构需要,以适应儿童发展与教育的规律。儿童美术与身心的发展,是儿童美术教学科学性的基础,也是儿童美术课程设计的基础。
  美术的认知与学习是一种基于个人的、在具体情境下动态生成的,个人知识并不是一种对象化、客观化与孤立化的存在。对于每一个美术老师而言,美术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个人知识,只有在具体的情境的体验之中才能使方法成为活的方法,知识成为活的知识,实现现象学的超过。
  秉持“回到事情本身”的精神,“现象学”将美术、教育、师生关系、自我、认知、创造、知识与学习等基础概念还原为本源意义,在此基础上建构现象学美术教育认识论,可以得到更深刻的对美术教育理解,在认知规律、儿童发展规律、艺术规律、教育规律之下构建方法论。它要求美术教育回到原初感性与理性未曾分裂的圆满状态,要求在生存的过程中关照意义感,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有意义的教育生活与主体能动性的解放。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旨在将人从现行教育之呆板、僵化、教条、麻木、牢笼式的状况中解放出来,从教育发生学的视角阐释了独立人格与自由意识的美术教育路径,通过原初艺术体验,实现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回归民主、回归人性的生活。
【作者简介】
  谷涛,湖南岳阳人,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美术教育学者。坚持人文主义的美术教育理想,中国现象学美术教育研究的开创人。著有《现象学美术教育学原理》《美术教育与人文》等。先后主持浙江省社科联科普课题“新时期的新美术教育”、浙江省教育厅研究课题“发展美术教育促进文化大省建设的研究”、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衡阳市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发展性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现象学美术教育学原理的儿童美术教育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基于‘现象学美术教育理论’的美术素质教育经验与创新研究”、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艺术现象学’理论在绿色文化产业战略转型构架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现象学美术教育理论’的高校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等课题。
【目录】
第一章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的主要观念与主要特征
第一节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的主要观念基础
第二节 现象学美术教育学的主要特征

第二章 美术教育范畴观念的还原
第一节 艺术的还原
第二节 美术的存在
第三节 教育的还原

第三章 感受性
第一节 语言的感受性
第二节 身体的感受性
第三节 儿童的感受性
第四节 感受性的关系
第五节 艺术教学的感受性

第四章 体验
第一节 体验的原理
第二节 美术的体验式学习
第三节 生活世界的体验

第五章 美术知识
第一节 美术知识的特点
第二节 美术知识体系的重建

第六章 儿童的美术与身心发展
第一节 儿童美术发展研究
第二节 儿童美术发展的主要阶段

第七章 美术课程(上)
第一节 课程观念的演进
第二节 课程的分类
第三节 美术课程的学习领域
第四节 新课改视域下的美术课程的价值转型

第八章 美术课程(下)
第一节 回到事物本身的课程
第二节 现象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取向
第三节 美术课程改革与现象学美术教育的关系
第四节 高9币美术教育课程改革

第九章 潜在教育
第一节 潜在教育的原理
第二节 情境的潜在教育

第十章 美术学习评价
第一节 学习评价的含义、分类和目的
第二节 美术学习评价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评价的标准
第四节 儿童美术学习的评价方法

第十一章 美术教育智慧
第一节 教育爱
第二节 教学的智慧
第三节 研究者与教育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