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文学史哲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文学史哲学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55.15 5.7折 96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荣翼、李松 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5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荣翼、李松 著
  •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7147560
  • 定价 9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97页
  • 字数 541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
【内容简介】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文学史哲学》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文学史理论、文学哲学以及文学史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完整、严密的文学史哲学理论体系。在理论框架的建构上做了一些探索。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或者外国文学史的文学史理论研究,而《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文学史哲学》站在理论的普遍性这一基点上.通过统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现象、文学史著作、文学史研究成果.建立了覆盖中外文学普遍性状貌的理论框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文学史哲学》的论证过程中力图广泛吸收文学、艺术、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的学科成果与普遍原理,通过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手法,追问文学史演变的根本规律和可能形态。
【目录】
导论
I何谓文学史
Ⅱ文学史与文学的历史
Ⅲ文学史的时间坐标与哲学性

上篇文学发展史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文学史与文学经典
第一节文学经典的类型及其意义
第二节文学经典机制的失落与后文学经典机制的崛起
第三节两种文学经典的夹缝
第四节文学史,文学经典化的历史
第二章文学史与文本
第一节历史的文本化和文本的历史化
第二节文学史,文本及其他因素的参照作用
第三章文学史与历史发展中的文学
第一节史诗的三次衰亡
第二节文学氛围中的文学流变
第三节在“进化”图式中的文学
第四章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文学发展中的“遗忘”机制
第二节文学发展中的记忆机制_
第三节词、曲、小说的文体变迁与知识分子的话语转型-
第五章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文学传统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意义蜕蚀与经典化的文学史规律
第三节文学史,延续与断裂的双重构造
第四节文学史中创作水准退化的积极意义

中篇文学史书写与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文学史的主要类别
第一节人文科学的一体化——总体文学史
第二节长时段考察——朝代分期之外的文学史
第三节文学历史长河的一簇浪花——断代文学史
第四节园丁的工作——门类文学史
第七章文学史的述史模式
第一节历史述录的客观性与述史模式
第二节文学史述史的典型模式——原型、经典、进化
第三节文学史与中轴原理
第四节文学史叙述框架的问题意识
第八章文学史的述史机制
第一节文学史的述史机制
第二节过时与再生的文学史机制
第三节文学史的退行性规则
第九章文学史的线索观
第一节文学史线索观的可能状况
第二节文学史的他律论模式述要
第三节文学史的自律论模式述要
第四节文学线索史观的反思
第十章文学史的对话关系
第一节对话关系在文学史中的运用
第二节文学史研究对话关系的类型
第三节文学史的对话关系与比较文学
第十一章文学史的价值判断
第一节文学史的三种价值评判
第二节文学史的“错位”类型分析
第十二章文学史研究的方法
第一节文学史研究的“辅助线”
第二节文学史研究的三重视点的关系
第三节文学史研究中的二元对立关系
第四节文学史研究的思想线索

下篇文学史书写的个案研究
第十三章文学史书写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第一节现代性历史元叙事及其悖论
——以十七年文学研究为中心
第二节后现代主义文学史观及其反思
——以哈佛版《新美国文学史》为中心
第十四章文学史研究的政治化视野
第一节外国文学史研究与等级差序
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史叙史观念与经典变迁
第三节中国新文学史书写理念的变迁及其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