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思辨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媒介思辨录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54.86 5.5折 9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以澄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罗以澄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65883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9页
  • 字数 437千字
【内容简介】
  当下中国正处在以现代化、市场化、全球化、民主化为主导的深刻的社会转型中。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既经受着这一转型的冲击和洗礼,同时又在积极地影响并助推着这一转型。作者罗以澄在《媒介思辨录》中思考的,不仅是抽象的传播理论,更重要的是把中国媒介的发展与当今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结台起来,“追寻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之道”,探索新闻传播与社会转型的互动与互构。
【作者简介】
  罗以澄,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委员组成员、全国新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新闻传播实务和媒介发展战略。先后撰写学术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7部,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荣获过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到奖等多项奖项。
【目录】
序 释放与引领:一个传媒思想家的新10年

第一部分 媒介与社会

 和谐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新闻传媒发展

 中国大陆报纸种群演进的逻辑分析——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年

 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

 转型期中国新闻道德问题的制度环境分析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

 构筑“以农民为本”的新农村传播体系——解决农民阶层传播弱势问题的建议

 金融危机与中国传媒业的责任

第二部分 媒介角色与传播运作

 中国传媒在公共空间建构中的角色考察

 从新闻执政到公共服务: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重构

 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与道德失范——兼论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论新闻传播中的公共利益原则

 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报道的人文智慧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演进中的媒介角色变迁考察

 论新闻媒体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框架——以“华南虎照片”事件为研究对象

 挑战现实理性构建浪漫真实——解读新新闻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叙事结构

 论动漫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叙事价值——以海峡两岸三地的华语电视新闻节目为例

 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

 奥运新闻报道:从认同到和谐

 从深圳卫视《第一现场》的实践看民生新闻节目转型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灵魂深处的探寻——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系列报道《穿越三北风沙源》

第三部分 媒介市场运营与发展战略

 中国大陆传媒市场的现状与走势

 虚拟与实体:传媒市场运营的二元解构——虚拟经济研究视域下的传媒市场

 类型化——中国大陆广播的市场突围之道

 《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

 区域性广电传媒如何“跨区域”发展

 报业集团的成长路径思考

 电视媒体联盟的优化升级策略

第四部分 国际传播与媒介话语权

 当代恐怖主义与传媒

 对中日传媒关于两国关系报道的文化思考

 制造认同:大众传媒对国际冲突的再现

 《人民日报》(1997~2006)镜像下的美国国家形象建构

 报道世界传播中国——后危机时代我国新闻媒体的机遇与应对

第五部分 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科建设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和媒介素养教育——媒介与未成年人良性互动的一个枢纽

 全面提升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的对策

 强化传媒人职业素养教育琐议

 漫谈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优化

 我国新闻学10年发展的哲学思考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制度安排失当:当前我国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一大障碍

 附:中国新闻教育要走规范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访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