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7.14 4.7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新、王元地、杨雪 著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新、王元地、杨雪 著
  •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9630709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9页
  • 字数 356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分为三篇,共九章。其中,理论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体系,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实践篇从集群创新体系、省级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和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三个不同层面出发,分别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不同层面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将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探究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经验和启示;战略篇从我国的实际需求和基础条件出发,结合战略管理理论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提出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的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
     顾新(1968— ),四川郸县人,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1989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7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管理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从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自1994年7月在四川大学任教以来,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在《中国软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科研管理》和《研究与发展管理》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荣获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四川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E-maihgx6664@sina.com 王元地,汉族,1979年生,四川峨眉人。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丹麦科技大学博士后,四川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四川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入选“四川大学人文社科青年百人计划”。研究方向为技术市场和创新国际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创新管理主流期刊Long Range PlanningTechnovation、 R&D Management、Technical Forecastmg and SocialChange、 IEEE Transactt。ons onEngineering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等发表论文数十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各一项,2007年和2005年分别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一次。参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和《中国发展与世界》(中央党校出版社,201 3)研究专著撰写工作。编著研究生教材《现代企业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和本科生教材《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目前,担任Research PolicyR&D Management、《软科学》等多种期刊的评审专家。 杨雪,生于1985年,汉族,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讲师,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四川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所成员。研究方向为创业和创新管理。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四川省软科学项目多项。参与编写著作《中国自主创新政策评价研究》和教材《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目前主持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项。在《科学学研究》、《中国科技论坛》、《软科学》等国内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理论篇
第一章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层次
第二章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
第一节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流动
第二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集聚
第三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空间集聚
实践篇
第三章 集群创新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宏观视角——我国国家级高新区集群创新体系
第二节 微观视角——成都高新区集群创新体系
第三节 构建集群创新体系的启示
第四章 省级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宏观视角I——基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产业化关联性的省级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第二节 宏观视角Ⅱ——基于大学专利转让金额及数量的省级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第三节 微观视角——四川省区域创新体系
第四节 构建省级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启示
第五章 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_
第一节 宏观视角I——基于语言地图的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第二节 宏观视角Ⅱ——基于地方政府科技投入效率的空间外溢效应的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第三节 微观视角——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
第四节 构建跨行政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启示
战略篇
第六章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需求和基础条件
第一节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需求
第二节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条件
第七章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的基本框架
第一节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总体思路
第二节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目标
第三节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步骤
第八章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的关键环节 
第一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建设
第二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环境建设
第三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要素流转建设
第九章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选择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型
第二节 增强组织之间的交互学习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