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文化丛书·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2009)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澳门文化丛书·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2009)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42.83 7.3折 59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列耀、龙扬志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9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列耀、龙扬志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63377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2页
  • 字数 20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澳门文化丛书
【内容简介】
  《澳门文化丛书·文学及其场域:澳门文学与中文报纸副刊(1999~2009)》选择极为重要的中文媒体《澳门日报》为考察对象,通过对副刊文学的研究,折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澳门文学迎接历史语境转换的复杂过程,追踪文学创作实绩、创作与批评观念因革、文坛秩序重组的基本状况,以及与此息息相关的澳门生存命运的重新书写。
【作者简介】
  王列耀,湖北武汉人,现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近年来在《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悲剧意识》《隔海之望——东南亚华人文学中的“望”与“乡”》《宗教情结与华文文学》《困者之舞——近四十年来的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等学术著作多种,主编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研究丛书”,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龙扬志,湖南涟源人,文学博士,2010~2012年在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批评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诗歌和世界华文文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刊载论文50余篇,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300多件。承担广东省学科共建项目、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各1项。
【目录】
文学场与澳门文学研究
一“澳门文学”:文学概念及其表述意义
二澳门文学研究:回顾与反思
三场域视域与澳门文学研究
第一章“回归”与澳门文学历史语境转换
引言
一从“后殖民”话题说起
二“过渡”的政治诗学与文化面孔
三“回归”:模糊的文学地平线
第二章中文报纸副刊与澳门文学场之建立
一副刊:文学语境的语境
二副刊对澳门文学的塑造
三文学的改造
四“副刊能寄托些什么希望”
第三章持续的文学激情:“回归”十年文学分类考察
一澳门新生代诗人主体变迁与“诗城”再造
二内在体验、社会诉求与本土书写--散文巡礼
三艺术的虚构与虚构的艺术--小说观察
第四章澳门文学批评的场域与方法
一澳门文学批评的场域呈现
二澳门文学研究的边缘视角--以饶芃子的澳门文学考察实践为例
第五章商业语境中的平面传媒与文学副刊
一产业?商品?营利:商业语境中的澳门平面传媒
二生产?传播?消费:副刊语境中的澳门文学活动
三商业性?消费性?文学性:栖身于媒介场的文学言说
第六章副刊文学:直面中庸的悖论
一“框框文学”:报纸副刊的承担及其局限
二直面“中庸”的悖论
三“走出来”:澳门文学场域的开拓
附录《澳门日报》副刊文学评论篇目(1999年1月~2009年12月)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