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碑文学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碑文学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8.33 6.5折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如月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9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何如月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0-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0071239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长安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都市,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于此,绵延1100余年,形成了辉煌灿烂的长安文化。长安文化具有多种特性。首先,它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以长安和周边地区为核心,以黄土为自然生存环境,以雄阔刚健、厚重质朴为其主要风貌,这种文化精神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富有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中国文学的“陕军”、中国艺术的“长安画派”等,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可以称之为“后长安时代”的文化。其次,它是一种相容并包的都城文化,既善于自我创造,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又广泛吸纳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善于吸纳民间文化,形成多元化的特点。复次,它是中国历史鼎盛时期的盛世文化,尤其是周秦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其所产生的文化以及对外的文化交流,代表了华夏民族的盛世记忆,不仅泽被神州,而且惠及海外。第四,它是历史时期全国的主流文化。由于长安是历史上许多王朝的都城,是当时政治文化的中心所在,以长安为核心形成的思想、文化,辐射到全国各地。第五,它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产生于中国历史的早期,是中国文化之根,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目录】
  绪论
一、缘起
二、范围
三、方法
第一章汉碑兴盛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厚葬之风的推动
第二节孝悌观念的催化
第三节墓祀习俗的影响
第四节留名心理的驱使
第五节社会政治的刺激

第二章汉碑体式的形成
第一节碑的溯源
第二节碑文体式的形成
第三节汉碑文体地位的确立
第四节汉碑体式的形成及演进轨迹

第三章汉碑的创作
第一节汉碑创作的目的、内容、主体、规范
第二节蔡邕碑文创作的实践
第三节蔡邕碑文创作艺术风格

第四章汉碑文学特征
第一节典雅庄重的语言特色
第二节写实追虚的艺术手法
第三节前序后铭的文体结构
第四节汉代碑文与其他文体

第五章汉碑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汉碑与汉代生命观念
第二节汉碑与汉代士人的社会价值观念
第三节汉碑与汉代丧葬礼俗

第六章汉碑的影响
第一节汉碑的价值
第二节汉碑在唐前的经典化进程
第三节历代汉碑的研究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汉碑存佚情况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