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106.33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锋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08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8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锋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2008-08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58581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82页
  • 字数 690千字
  • 正文语种 日语,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日汉琉汉对音与明清官话音研究》对南宋以来大量的日语、琉球语与汉语的对照性语音记录文献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对汉语官话音系、日语语音史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同时又为中日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作者简介】
  丁锋,1952年出生,文学博士,日本文部省审批博士生导师,现为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汉语音韵学、汉语方音史学和汉语史学。学术成果有《<博雅音>音系研究》(1995)、《琉汉对音与明代官话音研究》(1995)、《<同文备考>研究》(2001)等专著及论文七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汉语对音学与日汉、琉汉对音资料研究
1.1汉语对音学与曰汉、琉汉对音
1.2日汉对音资料和琉汉对音资料
1.2.1日汉对音资料
1.2.2琉汉对音资料

1.3日汉、琉汉对音资料的研究价值及对音研究方法
1.3.1日汉、琉汉对音资料的研究价值和对音汉语的方言分布
1.3.2日汉、琉汉对音资料的汉语音韵研究基础
1.3.3日汉对音资料汉语音韵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1.4日琉中近代音概述
1.4.1日语语音史与方言
1.4.2琉球语语音文献与首里地区语音
1.4.3汉语明清官话语音

第二章明会同馆编《日本馆译语》的汉语对音
2.1明会同馆与丙种本《华夷译语》中的《日本馆译语》
2.1.1会同馆与所属日本馆、琉球馆
2.1.2丙种本《华夷译语》与《日本馆译语》《琉球馆译语》的成书时代

2.2《日本馆译语》的版本和先行研究
2.2.1《日本馆译语》的版本
2.2.2先行研究

2.3《日本馆译语》的音义释读
2.3.1寄语的音义释读
2.3.2各对校本之特点
2.3.3寄语反映的日语语音特点和记音反映的寄语调查情景

2.4《日本馆译语》的对音所反映的汉语语音
2.4.1对音表
2.4.2声母
2.4.3韵母
2.4.4汉语对音音系及其特点

第三章明会同馆编《琉球馆译语》的汉语对音
3.1琉球王国重用通事的对明外交与《琉球馆译语》的成书过程
3.1.1朝贡·册封的琉明关系与琉球重用通事的国策
3.1.2《琉球馆译语》的成书及与《日本馆译语》的关系
3.2《琉球馆译语》的版本和先行研究

3.3《琉球馆译语》的音义释读
3.3.1寄语的音义释读
3.3.2对校本之特点和寄语反映的琉球语语音特点

3.4《琉球馆译语》的对音所反映的汉语语音
3.4.1对音表
3.4.2声母
3.4.3韵母
3.4.4汉语对音音系及其特点

第四章明代四种《使琉球录·夷语》的汉语对音
4.1陈侃、高澄《使琉球录》的成书及其寄语
4.2《陈录·夷语》与《琉球馆译语》的关系及“夷语”的音义释读
4.2.1《陈录·夷语》删减《琉球馆译语》并改订其对音字
4.2.2《陈录·夷语》的音义释读及版本与经改订对音字的特点
4.3《陈录·夷语》的对音所反映的汉语语音

4.4郭汝霖、李际春《重编使琉球录》的成书及其寄语
4.4.1《重编使琉球录》及其作者和版本
4.4.2《郭录·夷语》与《萧录·夷语》《夏录·夷语》及刘孔当《海篇心镜》等明代通俗字书所附“夷语”

4.5《郭录·夷语》与《陈录·夷语》的关系及《郭录·夷语》的音蓑释读
4.5.1《郭录·夷语》改订《陈录·夷语》的成书过程
4.5.2《郭录·夷语》的音义释读及其琉球语特点

4.6《郭录·夷语》的对音所反映的汉语语音
4.6.1对音表
4.6.2声母
4.6.3韵母
4.6.4汉语对音音系及其特点
4.7明代四种《使琉球录》所记叙的琉球语言使用现状和通事活动

第五章清潘相《琉球入学见闻录)所收“土音”“字母”“诵声”的汉语对音
5.1潘相《琉球人学见闻录》的成书及其寄语
5.1.1《琉球入学见闻录》及其作者
5.1.2《琉球入学见闻录》的琉汉寄语与《中山传信录》的“字母”“琉球语”

5.2《琉球入学见闻录》所收“土音”“字母”“诵声”的音义释读
5.2.1“星土”地名寄语释读
5.2.2“字母”对音的释读
5.2.3“土音”寄语的释读
5.2.4“书籍”对音的释读
5.2.5“诵声”对音的释读
5.2.6《琉球入学见闻录》的琉球语特点

5.3《琉球入学见闻录》的对音所反映的汉语语音
5.3.1对音表
5.3.2声母
5.3.3韵母
5.3.4汉语对音音系及其特点

第六章清李鼎元《琉球译}所收寄语的汉语对音
6.1李鼎元《琉球译》的成书及其寄语
6.1.1琉汉对音字书《琉球译》与《球雅》之谜
6.1.2李鼎元及《琉球译》的版本

6.2《琉球译》所收寄语的音义释读
6.2.1音义释读
6.2.2《琉球译》的琉球语特点

6.3《琉球译》的对音所反映的汉语语音
6.3.1对音表
6.3.2声母
6.3.3韵母
6.3.4汉语对音音系及其特点

第七章清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所收寄语的汉语对音
7.1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的成书及其寄语
7.1.1傅云龙其人及《游历日本图经》的版本
7.1.2《游历日本图经》的日汉对音寄语

7.2《游历日本图经》所收寄语的音义释读
7.2.1音义释读
7.2.2“方言”的寄语释读
7.2.3“日本文表”和“五声十五韵新谱”的假名对音释读
7.2.4“日本异字”下日本自制汉字的对音释读
7.2.5《游历日本图经》里的日语江户音特点

7.3《游历日本图经》的对音所反映的汉语语音
7.3.1对音表
7.3.2声母
7.3.3韵母
7.3.4汉语对音音系及其特点
结语(代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