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平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话说平湖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0.41 2.1折 9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话说平湖》编委会

出版社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6-06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话说平湖》编委会
  • 出版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1
  • ISBN 9787549112586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内容简介】
平湖是深圳市龙岗区的一个街道,辖区面积40.99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0 万。在2004 年撤镇设街前,称为平湖镇。本书的副标题“百年转型中国的小镇志”,暗示了平湖在宏观时空坐标中的自我定位,提供了一种从地方洞察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局、从现时返观过去的纵深视角,此所谓一花见大千世界,一滴水可见大海波涛也。本书中,平湖文化独特性的建构,至少展开了以下五个侧面:一是以平湖围头话为代表的语言文化,二是以纸龙舞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三是以古村落和宗祠为代表的乡土文化,四是以平湖圩镇和碉楼群为代表的侨乡文化,五是以中共山厦支部为代表的红色文化。
【目录】
壹  斯地吾乡

地理区位 /004

历史沿革 /006

人口结构 /008

姓氏方言 /010

今日平湖 /012

 

贰  岁月沧桑

第一节 古村记 /016

大围古村:外境皆吾境 他乡即故乡 /017

松柏围古村:诗书传家远 九代不扶犁 /019

山厦村:历尽沧桑 落地生根 /023

红朱岭古村:教育为基 人才辈出 /024

述昌围古村:大度宽容 刘氏辉照 /026

旧圩村:四方集贸 平湖枢纽 /028

平湖墟:繁盛旧梦几时温 /030

第二节 传说录 /034

蓝氏夫人:引风施雨保山厦 /035

九万将军:镇守海防抗倭寇 /036

游老爷:代儿异地做城隍 /037

第三节 风物考 /038

东林古寺和谭公庙宇:人杰地灵千古迹 /039

启明门:启发木乡千载盛 /040

刘氏总祠:佑护代代有文人 /042

伍氏宗祠:古屋拂尘换新颜 /043

鸡蛋花古树:相守祠堂五百年 /045

古村木棉:百年老树也催耕 /046

刘敦义堂:旅港乡亲会寓情 /048

平湖碉楼群:历史风烟守文脉 /051

 

叁  镇街巨变

第一节 变迁记 /058

民初平湖圩镇建设:斯地幸有刘铸伯 /059

城镇规划变迁:世纪流转日日新 /063

平湖火车站:百年老站盼新生 /064

平湖“天河”:激情豪迈忆当年 /069

平湖自来水:港胞之力助起步 /072

平湖公路建设:天翻地覆慨而慷 /074

凤凰新村:统建工程冠鹏城 /077

白坭坑巨变:演绎时代新传奇 /079

山厦沧桑:集体经济凌云势 /083

居民生活:“万元户”的致富人生 /087

第二节 行进曲 /090

卫生村镇创建:全省第12 个“国家卫生镇” /091

街道综合执法:基层管理率先探路 /093

城市更新:再造一个新平湖 /095

社会建设“风景林”: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098

基层治理:实践创新迈出大步伐 /099

 

肆  产业高地

第一节 转型之势 /104

农耕岁月的回望 /105

平湖社区产业变迁之路 /108

边缘如何重回产业中心 /116

转型背景下的平湖镜像 /120

再造磁场破题产街融合 /124

探寻平湖社区转型动力 /129

平湖产业的今昔与未来 /132

第二节 平台之拓 /136

平湖商会:团结业界力量 促进行业繁荣 /137

平湖金融基地:畅想发展新时代 /141

上市公司:平湖十五家企业风采 /142

第三节 企业之路 /148

山厦丝花厂:曾引风涛驻熙攘 /149

旭日国际集团:玩具行业航母 工缴费结汇大户 /152

京华电子:赴老区招工及第一批打工者的成长故事 /154

顺南食品:六十年铸就国内外闻名“馅料世家” /159

中华商务:传承百年印刷基因 融合创意大步跨越 /162

中泰米业:20 余年奋斗 小米店发展成为大型粮企 /165叁

 

伍  文明之光

第一节 文卫薪传 /168

鹤轩书室:平湖现代教育的雏形 /169

雕虫书室:启蒙平湖幼童的私塾 /171

乡贤回报家乡:建学校设医院 /172

平湖刘氏家族:传承百年书香 /174

平湖最早的农民夜校 /178

五十年代平湖本土的两个粤剧演出团体 /179

平湖教育春秋:三座学校的发展与变迁 /180

平湖人民医院:百姓健康忠实护卫 /185

深圳华侨医院:创新赢得跨越发展 /188

叶氏正骨:传承逾四代 绝技济苍生 /192

第二节 文体建设 /196

文化之乡:开启转型升级新时代 /197

文化建树:助推平湖软实力 /201

平湖书画协会:基层草根 翰墨飘香 /204

平湖摄影学会:用镜头记录身边的感动 /209

平湖足球兴衰历程 /211

平湖自行车运动风尚 /212

第三节 关爱之光 /214

平湖巾帼志愿互助会:十七载接力书写大爱无疆 /215

小花朵芭蕾舞团:来深务工者子女艺术梦圆 /218

“公益明星”黄翔:深圳首位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221

黄润兰:朴实助学真情可敬 /223

“热心肠”赖红昌:每年至少拿30 万元做慈善 /225

“阳光爸爸”徐维初:让自闭患儿开怀笑 /227

旺鑫精工:关爱促双赢 履责有担当 /229

 

陆  红色记忆

第一节 赤土记 /234

平湖:黄埔学生军东征播下革命火种 /235

山厦:红色热土的峥嵘岁月 /237

纪劬劳学校: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242

红朱岭:小村走出14 位东边纵战士 /244

第二节 人物志 /246

严凯祥:大革命时期深圳地区首位基层党支部书记 /247

严仲喜:为抗日洒下热血 /249

刘伯刚:丹心铺就理想路 青春烽火慷慨歌 /251

蔡马生:受尽酷刑不屈服 铮铮铁骨受敬仰 /254

刘鉴荣:新婚夜为抗日出走 /257

何通:飞鹰队长出奇兵 凤凰山上歼日寇 /258

冼麟:沙场挥戈险历尽 南北征战传奇多 /261

刘宝英:以老师身份做掩护 点燃革命星星之火 /264

刘华胜:虎胆英雄打入日伪“心脏” /267

刘连科:传送情报不畏险 配合除奸一身胆 /270

刘坚:从校工到第一任平湖乡人民政府乡长 /273

刘映霞:东纵“小鬼兵” 商界“女强人” /276

 

柒  景观名胜

凤凰揽胜:生态人文相辉映 岭如游龙护桑梓 /283

华南新城:汇聚万千精彩的魅力之城 /286

甘坑清波:绿水间骑行 青山中探古 /289

山厦烽火:承载历史记忆 弘扬民族精神 /291

罗山寻幽:密林古墓镌刻求水引水神话 /294

大围古村:卯金氏族 根兮所系 /297

守珍繁盛:百年老街 风采依然 /301

海吉星晖:怀着对人与食物的双重敬重 /303

祈福玄武观:深圳第一道观换新颜 /305

念幽“乐桃源”:平湖私家花园又一处 /307

忆旧三风物:瓢胡泉、龙吟石井与龙吟庵 /309

 

捌  风俗民情

第一节 非遗录 /312

平湖打醮 /313

扒龙船 /316

拜围门 /317

抢炮头 /318

刘氏平湖纸龙舞 /319

鹅公岭舞麒麟 /323

第二节 乡俗记 /328

民间信仰 /329

节令节庆 /331

生育 /334

婚嫁 /335

乔迁 /337

住宅 /338

寿辰 /340

丧葬 /341

家常饮食 /342

应节食品 /344

添记金猪 /347

碌鹅 /348

狗肉 /349

 

玖  平湖儿女

人物小传 /353

人物录 /361

人物表 /368

拾  诗文拾萃

第一节 碑文辑录 /372

民国初年表彰刘铸伯碑文 /373

山厦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 /376

第二节 古雅诗文 /378

怀古诗三首 /379

守真园话今昔 /381

重回山厦旧战场 /383

沁园春·平湖怀古 /384

沁园春·故乡抒怀 /384

沁园春·凤凰春早 /385

醉落魄·安居乐业 /385

家乡赋 /386

凤凰山赋 /388

发掘刘氏平湖纸龙 /389

平湖龙舞 /389

第三节 新诗歌咏 /390

平湖秋月 /391

凤凰之歌 /394

第四节 曲乐民谣 /396

20 世纪40 年代平湖中心小学校歌

/397

20 世纪40 年代平湖中心小学放学歌

/397

巾帼花开凤凰山 /398

平湖人 /400

平湖歌谣(一) /401

平湖歌谣(二) /403

平湖歌谣(三) /404

平湖歌谣(四) /404

平湖围头话歌谣《狗仔吠》 /405

 

附录  平湖原住民和曾经履职平湖人员出版著作一览表 /406

后记 /40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