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核心技术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物联网核心技术

正版现货,品相完整,套书只发一本,多版面书籍只对书名

28.77 8.0折 36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玉兰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06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黄玉兰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9
  • 版次 1
  • ISBN 9787111352600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3页
  • 字数 435千字
【内容简介】
  《物联网核心技术》从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角度,分三篇介绍了物联网的问题:物联网的总览篇、物联网的物品标识篇、物联网的网络运行篇。物联网的总览篇共有4章,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产生的背景、演进路线和相关基础知识,并介绍了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组成;物联网的物品标识篇共有5章,介绍了物品的编码体系和自动识别技术,并介绍了由电子标签与读写器构成的物品射频识别系统;物联网的网络运行篇共有5章,介绍了物联网中间件和互联网的服务环境,并介绍了物联网的名称解析服务和信息发布服务,最后给出了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标准。

  《物联网核心技术》对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有一个全面的讲解,能够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别适合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电子、物联网和自动控制类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篇物联网的总览篇

第1章物联网概述2

1.1物联网的本质2

1.1.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2

1.1.2物联网的技术特征3

1.1.3物联网的内涵本质4

1.2物联网的发展概况6

1.2.1物联网概念的诞生6

1.2.2物联网国外发展概况6

1.2.3物联网国内发展概况8

1.3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演进9

1.3.1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10

1.3.2h2h与t2t的发展路线11

1.3.3网络向下一代演进12

1.4物联网与智慧地球14

1.4.1物联网带来更透彻的感知15

1.4.2物联网带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15

1.4.3物联网带来更深入的智能化16

.1.4.4物联网使地球变得更加智慧17

习题17

第2章物品的自动识别技术18

2.1自动识别技术概述18

2.1.1自动识别技术的概念18

2.1.2自动识别系统的构成19

2.2自动识别技术分类20

2.2.1分类标准20

2.2.2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20

2.3射频识别技术25

2.3.1射频识别的概念25

2.3.2射频识别的发展历史26

2.3.3射频识别的应用现状29

习题30

第3章互联网的运行环境31

3.1互联网的基本概念321

3.1.1互联网的定义31

3.1.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32

3.1.3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33

3.1.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5

3.2互联网的形成与发展38

3.2.1计算机网络的诞生38

3.2.2arpanet(阿帕网)38

3.2.3网络体系标准化39

3.2.4internet高速发展的时代41

3.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43

3.3.1osi参考模型43

3.3.2tcp/ip参考模型44

3.4互联网的系统构成45

3.4.1互联网的硬件系统45

3.4.2互联网的软件系统47

习题48

第4章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49

4.1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基本构成49

4.1.1物联网的推动力49

4.1.2物联网的基本组成52

4.2物品的编码方法——电子产品编码(epc码)54

4.2.1物品编码概述54

4.2.2条形码编码55

4.2.3电子产品编码56

4.3物品的识别系统——电子标签与读写器58

4.3.1epc标签58

4.3.2epc读写器58

4.4系统的运作中枢——中间件59

4.4.1中间件的作用与特征59

4.4.2中间件的结构60

4.4.3中间件的发展阶段60

4.4.4中间件的应用61

4.5网络的运行与服务——名称解析和信息发布61

4.5.1物联网的网络服务概述62

4.5.2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63

4.5.3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64

习题65

第二篇物联网的物品标识篇

第5章物品的epc码体系68

5.1epc global68

5.1.1epc global的体系结构68

5.1.2epc global的标准化工作70

5.1.3epc global标准总览70

5.2epc码体系71

5.2.1编码原则71

5.2.2编码内嵌的信息73

5.2.3编码类型74

5.3epc码结构75

5.3.1epc码的标识类型及编码方案75

5.3.2epc码的通用标识符77

5.3.3gtin和sscc的编码规则78

5.3.4epc码基于ean?ucc标识的编码规则79

5.3.5epc码与条形码的相互转换83

习题85

第6章射频识别系统86

6.1无线频谱与射频识别的工作频率86

6.1.1频谱的划分86

6.1.2ism频段87

6.1.3射频识别使用的频段88

6.2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9

6.2.1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组成89

6.2.2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90

6.2.3电子标签与读写器的结构形式94

6.2.4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特点97

6.3射频识别标准体系99

6.3.1射频识别的标准化100

6.3.2iso/iec射频识别标准101

6.3.3epc和uid射频识别标准102

6.3.4aim global和ip?x射频识别标准103

习题103

第7章天线与射频前端技术104

7.1天线的概念与天线的电参数104

7.1.1天线的定义104

7.1.2天线的分类105

7.1.3电基本振子的辐射106

7.1.4发射天线的电参数107

7.1.5互易定理和接收天线的电参数109

7.2射频识别中的天线技术109

7.2.1射频识别天线的应用现状110

7.2.2射频识别天线的设计现状111

7.2.3低频和高频频段的天线技术111

7.2.4微波频段的天线技术113

7.2.5天线的制造工艺116

7.3近场耦合方式的射频前端118

7.3.1近场耦合的工作方式118

7.3.2读写器的射频前端119

7.3.3电子标签的射频前端120

7.3.4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近场耦合121

7.4电磁反向散射方式的射频前端123

7.4.1射频前端的工作方式123

7.4.2射频前端的总体设计124

7.4.3射频前端的功能模块124

习题130

第8章数据的完整性与数据的安全性131

8.1常用的编码方法131

8.1.1编码与解码132

8.1.2编码格式133

8.1.3编码方式的选择因素133

8.2常用的调制方法134

8.2.1调制和解调134

8.2.2振幅键控136

8.2.3频移键控137

8.2.4相移键控138

8.2.5副载波调制138

8.3数据的完整性139

8.3.1差错控制139

8.3.2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142

8.3.3数据传输中的防碰撞问题143

8.3.4数据完整性的实施策略146

8.4数据的安全性147

8.4.1密码学与信息安全148

8.4.2电子标签的安全设计149

8.4.3应用系统的安全设计151

习题152

第9章电子标签与读写器153

9.1电子标签153

9.1.1电子标签的技术参数和体系结构153

9.1.2利用物理效应的标签154

9.1.3采用芯片电子标签的基本构成157

9.1.4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标签15

9.1.5含有微处理器的电子标签162

9.1.6电子标签的发展趋势164

9.2读写器166

9.2.1读写器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参数166

9.2.2读写器的功能模块和设计要求167

9.2.3低频读写器169

9.2.4高频读写器170

9.2.5微波读写器173

9.2.6读写器的发展趋势175

习题176

第三篇物联网的网络运行篇

第10章物联网中间件178

10.1物联网中间件概述178

10.1.1中间件的概念178

10.1.2物联网中间件179

10.1.3中间件的分类181

10.1.4中间件的特征与作用182

10.2物联网中间件的发展历程184

10.2.1中间件的发展阶段184

10.2.2国际和国内发展现状185

10.3中间件结构187

10.3.1中间件的系统框架187

10.3.2中间件的处理模块188

10.4中间件标准和中间件产品190

10.4.1中间件标准190

10.4.2中间件产品192

习题197

第11章互联网的服务198

11.1互联网服务概述198

11.1.1互联网服务的机构198

11.1.2互联网服务的内容199

11.2域名服务200

11.2.1域名与ip地址201

11.2.2互联网的域名空间205

11.2.3域名解析过程208

11.3万维网210

11.3.1万维网简介210

11.3.2统一资源定位器211

11.3.3超文本标记语言212

11.3.4www的工作过程213

习题214

第12章物联网名称解析服务215

12.1ons概述215

12.1.1ons研究与应用现状215

12.1.2ons工作原理216

12.2ons结构与服务方式218

12.2.1ons的层次结构218

12.2.2静态ons与动态ons219

12.3ons设计与实现221

12.3.1dns与ons的关系221

12.3.2ons的工作流程222

12.3.3ons的实现步骤223

12.4ons的功能模块224

12.4.1ons关于dns的询问形式224

12.4.2ons关于dns naptr记录226

12.4.3ons对于询问结果的处理228

习题229

第13章物联网信息发布服务230

13.1iot?is概述230

13.1.1iot?is研究与应用现状230

13.1.2epcis工作原理232

13.2pml233

13.2.1pml概述233

13.2.2pml的核心思想235

13.2.3pml的组成与设计方法237

13.2.4pml设计举例238

13.3epcis系统设计239

13.3.1epcis总体设计239

13.3.2epcis层次分析240

13.3.3epcis模块功能242

13.4epcis version 1.0简介243

习题244

第14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和标准245

14.1物联网的体系结构245

14.1.1物联网的编码体系245

14.1.2物联网的识别体系246

14.1.3物联网的网络服务体系246

14.2物联网标准247

14.2.1标准的意义247、本质与作用

14.2.2标准与知识产权248

14.2.3物联网标准发展现状249

14.3epc标准体系250

14.3.1epc标准体系概述250

14.3.2epc码标准253

14.3.3epc标签分类标准255

14.3.4epc信息网络标准257

14.3.5epc体系框架标准258

14.4uid标准体系260

14.4.1uid标准体系概述260

14.4.2泛在识别码标准261

14.4.3泛在标签分级标准262

14.4.4泛在通信器标准262

14.4.5uid信息网络标准263

习题264

附录缩略语英汉对照表265

参考文献271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