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69.41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涛、项永琴、檀晶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5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涛、项永琴、檀晶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11521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0页
  • 字数 4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把中国传统救灾思想(1911年以前)的发展划分为远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六个阶段,而战国、两汉、北宋和清代为四大高潮。作者对中国传统救灾思想进行了广泛考察和系统梳理,遵从以人为本、以人物为核心的传统学术理念和著述原则,精心撷取典型人物的典型思想,全面分析和总结他们关于防灾救灾的思想主张及其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一部以救灾思想为线索的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对于今天正确开展灾害防治工作,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张涛,1961年生于山东临清。1979年考入山东大学,获历史学学士、文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兼职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周易文化研究》主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在易学文化领域用力尤多。已出版《经学与汉代社会》、《秦汉易学思想研究》、《周易述导读》(主撰)、《钱大昕评传》(主撰)、《儒家经典研究))(主编)等著作,发表论文150余篇。
项永琴,女,1975年生干山东海阳。1997年毕业于烟台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
檀晶,女,1974年生于山东汶上。1998年考入山东大学,2001年,2004年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鲁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韩国圆光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尤专于魏晋南北朝文献研究。著有《西晋太康诗歌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先秦时期:救灾思想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第一节西周之前:救灾思想的滥觞期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救灾思想的飞跃发展

第二章两汉时期:救灾思想的第一个高潮
第一节两汉灾情概述及原因浅析
第二节两汉帝王的救灾思想与举措
第三节贾谊:重农贵储
第四节董仲舒:多方备灾,为儒者宗
第五节史学家司马迁与刘向:倡节俭,主赈恤
第六节易学家京房和郎:讲论卦气,消弭灾异
第七节《淮南子》与《盐铁论》:民为国本,节俭济民
第八节贾让、王景等治水专家:治河防灾,以工代赈
第九节汉末社会批判思潮:爱民济民,各抒己见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救灾思想的承继期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灾害情况及原因探析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二节傅玄:重农业,修人事
第三节贾思勰《齐民要术》:农业救灾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四章隋唐时期:救灾思想的日趋完备
第一节隋唐时期灾情概述及原因浅析
第二节隋唐时期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三节姚崇:灭蝗斗士
第四节刘晏:灾民自救的倡导者
第五节陆贽:养民资国

第五章宋元时期:救灾思想的新跨越
第一节宋元灾情概述及灾害原因浅析
第二节宋元帝王的救灾思想及举措
第三节苏轼:“救灾恤患,尤当在早”
第四节司马光:敦行节俭
第五节王安石:“愿见井地平”
第六节二程:心系百姓,关注荒政
第七节朱熹:“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
第八节董煟:荒政专著,引领风气
第九节郭守敬:水利神人,千古名存

第六章明朝时期:救灾思想的持续发展
第一节明代灾情概述及灾害原因浅析
第二节明代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三节海瑞:一心为民,苍天可鉴
第四节张居正:图谋更化,富国强兵
第五节徐光启:《农政全书》,有裨荒政
第六节荒政典籍:博论纵横

第七章清朝时期:救灾思想的第三个高潮
第一节清代灾情概述及灾害原因浅析
第二节清代帝王的救灾思想
第三节清初三先生:聚焦于“民”,继往开来
第四节魏源:经世致用,“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
第五节林则徐:水利为本,全方位救灾
第六节曾国藩:“民之得伸,自曾左始”
第七节左宗棠:“为政先求利民”
第八节张之洞:“务本以养民”
第九节梁启超:以民为本,社会保障
第十节荒政专著:荟萃宏论,承前启后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