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墟与盛宴:新时期小说中的历史记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废墟与盛宴:新时期小说中的历史记忆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60 6.3折 9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杏培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24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杏培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2511375
  • 定价 9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305.000千字
【内容简介】
专著《废墟与盛宴:新时期小说中的历史记忆》抓住新时期至新世纪之间中国小说中的历史记忆及其叙事演进这一中心论题,考察历史记忆在不同时期的历时性的发展及其特点,注重归纳总结出每一阶段历史记忆的叙述内容、叙述方法和叙述重心所呈现出的特点;同时,着重分析历史记忆小说叙事演进和叙事变迁的原因,分别从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代际文化差异、作家的历史观念的差异、比较文化等角度去分析不同叙事类型的形成及其流变动因。同时,专著在世界文学坐标视野下,考察中国历史记忆小说的优势和局限。
  专著的创新点有:,本书稿是作者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博士论文获得奖励“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4),后经过多次修改形成现在定稿。第二,本课题首次从发生学和变迁史的角度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新时期四十余年来小说中的历史记忆,分析当代小说中的历史记忆叙事的流变史。以“史”的眼光全面梳理和深入阐释历史记忆及其叙事在不同阶段、不同创作主体、不同社会语境下生成、变异的动因,以及这种变迁所昭示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简介】
沈杏培,男,1980年3月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部分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出版专著两部。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要学术与社会兼职有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评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侨联青委会第三届常务委员。主要学术荣誉和人才称号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江苏省首届青年社科英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南京师范大学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南京师范大学中青年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获“第六届江苏文学评论奖一等奖”、“第二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第三、四届江苏文学评论奖二等奖”、“首届江苏文艺评论奖二等奖”等。
【目录】
章历史废墟与小说流变——历史记忆叙事的阶段史和流变史

节新时期之初政治文化规约下的历史记忆叙事

(1977—1985年)

第二节作家主体意识觉醒时期的历史记忆叙事

(1985—20世纪90年代中期)

第三节走向多元与开放时期的历史记忆叙事

(20世纪90年代中期—2010年)

 

第二章文学盛宴与历史诸态——历史记忆小说的叙事方法略论

节历史记忆叙事的视角选择

第二节历史记忆小说中“群众”话语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历史悲剧的起源叙述

 

第三章叙事嬗变与文化视域——文化视野下的历史记忆叙事流变考察

 

节政治文化与历史记忆叙事

第二节消费文化与历史记忆叙事

第三节代际文化与历史记忆叙事

第四节历史观与历史记忆叙事

 

第四章世界坐标与本土症候——世界文学坐标中的历史记忆小说

节华语文学中的历史记忆叙事及其症结

第二节历史记忆叙事与见证叙事传统

 

第五章内在困境与叙事重建——历史记忆叙事的困境与出路

节历史记忆叙事的困境

第二节历史记忆叙事的可能性维度

第三节历史记忆的叙事伦理

 

附录历史记忆题材小说编目(1977—2014)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