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9.12 1.8折 10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传播学与中国社会》编委会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2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编委会 编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8120044
  • 定价 10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30页
  • 字数 787千字
【内容简介】
  为纪念一位中国传播学者的跋涉之旅,也为从一个侧面反映传播学在中国的拓荒之路,在张国良先生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弟子们,《传播学与中国社会(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从他们历年撰写的几千篇学术论文中,围绕传播学与中国社会之互动关系的旨趣,选取了几十篇较具代表性的作品(大多已公开发表,且获得良好反响),汇编成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尽管长短不一,风格各异,但总的来说,无不体现了一种取向: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同时,还收录了一部分回忆文章,以及师生照片,图文并茂,清新感人,具体而生动地折射出一个学人的品格、一个学科的命运、一个时代的变迁。本书由传播学与中国社会编委会编著。
【目录】
一、理论与历史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传播学在中国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与进路

——以“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为例

西方舆论观演化的现代性理路

李普曼与杜威的争论试析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复兴

二、传播与社会

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0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

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

从“林嘉祥事件”看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律

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述评

——以对《中国期刊网》1995—2。04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

穷人、富人和传媒正义

——解读新闻生产中的平民主义策略

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

——一种历史视角

传播法法哲学思想的初探

——“思想市场”理论评析

三、媒介与技术

“全媒体”概念辨析

划时代的传播革命

——有线电报的发明及其对社会历史的作用

有意图的社会行动作为互联网社会应用过程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全球卫星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手机媒体引发的传播变革

新闻网站评估体系分析

报纸核实微博信源研究

——以《青年报》为例

“碎片化”阅读时代报纸版式设计探微

手机网页版式设计研究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

——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中国古乐记谱法则的视觉化设计研究

---_以工尺谱、减字谱书籍设计为例

四、媒介与经济

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

——兼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商榷

中国传媒和企业发展关系研究

延伸传媒产业链抢占传播新阵地

——CCTV、SMG、凤凰卫视的新媒体战略对新华社的借鉴意义

文化差异与传媒企业国际化目标市场的选择

——基于中国传媒集团的实证分析

为财经报道注入人文内涵

——评《德隆大厦产权即将易主》

五、业务与实践

局部性传媒公共领域的呈现

——以报纸的批评性报道为分析对象

中国预测性报道:现状、问题及前瞻

框架竞合:以中国人世报道为例

“就近随机采访”能真实反映民众心声吗?

《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

《苹果日报》在台湾发行纪实

——“狗仔大亨”黎智英挑战传统办报理念

有效发行:一只中国报刊改革演进中的“麻雀”

这个“冷门”不该“冷”

——试析当下职业教育新闻报道的缺失与应有作为

六、广告与品牌

三十年代中国报刊金融广告

——以上海《生活》周刊为例

近年来上海城市形象境外推广的策略

政府形象传播动力模型研究初探

报业的全球品牌公关策略浅析

我国历次广告风波原因探析(1979—2009年)

论媒体品牌建构关键成功因素

——以《台商周报》为例

七、广播与电视

被命名的改革:2008年以来广电制播分离的政策与政治

节目形态和深层结构:Talk Show移植过程中内涵和外延的错位

对我国集团化条件下频道细分化发展模式的思考

——以上海文广集团为例

地方电视台的奥运报道准备

——以上海电视台为例

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

电视节目经营的突破口

——从台湾经验观察大陆营销策略

从电视收视行为异同看两岸电视节目合作规划之前景

电视科学传播节目效果实证分析 

——以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为仍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专业电视财经媒体的收视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艾杰比尼尔森第一财经频道收视数据的实证分析

爱情的想象

——中国热播爱情剧的文本演变

八、受众与效果

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进展

——以对20世纪90年代五本大众传播国际核心期刊的内容分析为主要依据

中国大陆传媒公信力:现状、功能与构建策略

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

——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

上海青年的媒介接触动机

——“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迷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

落差或盲点

——民意调查深入探讨

新旧媒体受众的观念现实差异实证研究

——以报纸和微博为例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

从同一效果到差异效果:对新媒体与主观阶层认同关系的

多层分析

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

九、传播与世界

论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路径

日本报纸涉华报道现状透视

传媒报道与中日相互形象的形成

外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媒介的使用情况

——以北京、上海为例

加强导向性增强教化性追求多样性

——地方党报国际新闻报道功能和策略探讨

十、教育与素养

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之比较

——以中美高等教育为例

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

加拿大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批判型受众”的培养

——德国青少年媒介批判能力培养的传统、实践与理论范式

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

——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

附录: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那时月明

从容日月长

——写在张国良先生60寿诞和从教38周年之际

我眼中的张国良老师

延续28年的学术交往

春江潮水连海平

——师门记忆剪影

学术的“故乡”

张老师和龚老师

赋词四首

祝愿与祈福

——给最敦厚的国良恩师与龚师母

春风桃李的记忆

记忆的旋律Ballade Pour Ma Memoire

张老师的台湾情

风定池莲自在香

上海岁月

春风化雨乐未央

永远的张门

“对自己喜欢的题目要充满信心地做下去!”

不说再见

师恩难忘

小白与张老师

张门弟子回忆

记得

师门羁绊

张门琐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