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莱芜大蒜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莱芜大蒜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1.12 7.5折 2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强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1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强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1619204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02页
  • 字数 24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莱芜大蒜》一书讲述大蒜(AlliumsativumL.)是属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tistalosum),1~2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蒜、胡蒜、独蒜、独头蒜、葫或麝香草等。莱芜栽培大蒜历史悠久,莱芜大蒜是著名的莱芜特产之一,是我国众多大蒜品种中独具特色的优质农家品种,与莱芜生姜、莱芜鸡腿葱、莱芜花椒并称为“莱芜三辣一麻”,享誉海内外。20世纪60年代之前,传统莱芜大蒜以白皮质量最佳。白皮蒜又分为两个品种,即“大白皮”和“四六瓣”。共同特点是:蒜头较大,蒜薹产量高,耐寒性较强,生长期较长,蒜瓣皮薄,休眠期长,耐贮藏,质地细,蒜味浓,品质好。莱芜白皮蒜富含大蒜素、氨基酸、肽、甙、酶等成分。对伤寒、痢疾、流感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有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1960年2月,全国姜、蒜、葱规划会议在莱芜召开,莱芜大蒜获得了极高的评价。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当地白皮蒜多为杂交红皮蒜所取代。后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对外开放,大蒜需求量不断增加,大蒜品种类型也逐步增多,红皮杂交蒜、金乡蒜、苍山蒜、徐州白皮蒜等品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境内种植大蒜品种逐步增多,红皮杂交蒜、金乡蒜、苍山蒜、徐州白皮蒜等品种都有种植。21世纪以来,莱芜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大蒜加工产品种类增多,保鲜、脱水、保健系列大蒜产品出口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如今,莱芜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被列入山东省重点示范园,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模式赋予莱芜农业新的生命力,莱芜三辣销往世界各地。立足莱芜大蒜生产实际,并兼顾国内北方农村和农业大蒜生产,我们参考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总结整理了大蒜生产、栽培管理、加工、贮藏、脱毒组织培养、育种、病虫草害防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与大蒜有关的文化等内容,编著了《莱芜大蒜》一书。本书以推广知识、指导生产、科学普及为宗旨,突出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新颖科学,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可行性。
【作者简介】
  马强,男,副院长、支部委员。1973年8月出生,山东单县人,硕士,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95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园林工程监理。现主要从事园林树木栽植养护、花卉栽培与管理、草坪绿地建植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技术指导等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项目1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计划三等奖1项,莱芜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先后在《中国花卉盆景》、《兰》、《中国兰花》、《西北园艺》、《北方园艺》、《长江蔬菜》、《中国园艺文摘》、《中花园艺》、《中国果菜》、《植物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2部,分别被中国林业出版社和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被莱芜市委组织部、莱芜市科委、莱芜市人事局评为第二批莱芜市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1年7月被莱芜市人民政府评为莱芜市农业科技先进个人。
【目录】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大蒜的起源与栽培历史
第二节大蒜的营养价值与医疗保健

第二章大蒜的品种资源
第一节大蒜的分布
第二节大蒜的品种分类
第三节大蒜的品种资源
第四节莱芜大蒜

第三章大蒜的植物学特征
第一节根
第二节鳞茎
第三节茎
第四节叶
第五节蒜薹
第六节花

第四章大蒜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大蒜的生长发育周期
第二节大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第五章大蒜的组织培养技术
第一节大蒜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植物组培常用仪器设备及培养基
第三节组织培养的应用范围及进展
第四节大蒜组织培养基本技术
第五节大蒜再生体系的建立
第六节大蒜组织培养的应用进展

第六章大蒜的育种
第一节大蒜育种概述
第二节大蒜育种方法
第三节大蒜育种展望与建议

第七章莱芜大蒜的栽培技术
第一节莱芜大蒜露地(常规)栽培技术
第二节地膜大蒜栽培技术
第三节抽薹期管理及抽薹技术
第四节大蒜收获技术
第五节蒜苗、蒜黄、独头蒜栽培技术
第六节大蒜套种栽培模式

第八章莱芜大蒜的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第一节大蒜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第二节大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第三节大蒜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第四节蒜田杂草发生与防治
第五节大蒜主要生理性病害

第九章大蒜种性退化与防止措施
第一节大蒜种性退化
第二节防止大蒜种性退化的措施

第十章莱芜大蒜的加工技术
第一节大蒜脱水加工制品
第二节大蒜腌渍加工产品
第三节大蒜调味料的生产
第四节大蒜发酵饮料的生产
第五节黑蒜的生产技术
第六节蒜脯食品的生产
第七节大蒜精油的生产

第十一章大蒜贮藏保鲜
第一节蒜薹贮藏
第二节蒜头贮藏

第十二章大蒜生长发育障碍及解决途径

第十三章莱芜大蒜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发展对策

第十四章大蒜文化与大蒜人
第一节有关大蒜药方
第二节有关大蒜菜谱与食谱
第三节有关大蒜民间传说
第四节有关大蒜歇后语

附录
附录1大蒜生产技术规范
附录2大蒜冷藏
附录3大蒜辐照抑制发芽工艺
附录4无公害食品大蒜生产技术规程
附录5大蒜等级规格
附录6莱芜大蒜全程控病高产营养套餐施肥技术
附录7大蒜无公害生产实施细则
附录8无公害大蒜生产具备的环境条件
附录9大蒜栽培主要农事活动及其关键技术
附录10大蒜A级绿色食品生产禁用农药
附录11大蒜无公害生产严禁使用农药
附录12有机作物种植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
附录13大蒜蒜头中重金属及有害物质限量
附录14大蒜蒜头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