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文化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儒家文化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4.85 7.8折 32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闫惠 著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闫惠 著
  •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9
  • 版次 1
  • ISBN 9787802325852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轻型纸
  • 页数 240页
  • 字数 2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儒家文化》是一部全面解读儒家文化全貌,真正让儒学智慧走进当代人现实生活的国学经典。书中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发展历史、主要流派、代表人物、重要典籍,还详尽细致地收录了儒家文化的重要知识点,采撷了儒家文化思想宝库中最耀眼的精华。本书集历史性、文化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儒家文化的通俗百科读本。愿您在阅读此书时,可以与我们一起,共同在浩淼的儒家思想长河中畅快遨游!

【作者简介】

  闫惠,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孔孟之乡”山东济宁,历史学学士学历,幼承家学,遍尝经史。大学毕业以后投身教育事业,传道授业之余醉心历史文化研究,致力于国学的实践和弘扬。恒以文辞纵论古今,抒发胸臆,得见报端书尾,乐此不疲。如今忝居夫子圣地,得沐古贤遗风。高山景行,心之所向;仰之钻之,欲罢不能。现为山东孔孟研究会会员、吉林孔子研究学会理事,并兼任多家企业、院校、社团的理事及文化顾问。

【目录】

第一章儒家文化的历史沿革
1儒家文化的起源
2儒家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
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4孔子的主要思想体系
5战国时期儒家的发展
6秦朝统一与儒法冲突
7“焚书坑儒”与先秦儒家思想的终结
8汉初儒家的保守发展
9汉初儒家与黄老学说的较量
10西汉中期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11西汉儒家经籍的法典化和神学化
12西汉中后期“儒教”的产生
13西汉末年儒家的今古文之争
14东汉儒家的政治社会化地位
15东汉中叶儒家的沉沦
16魏晋时期儒家的玄学化
17魏晋时期儒家地位的稳固
18南朝(宋、齐)儒家礼学的复兴
19南朝(梁、陈)儒、释、道的冲突与相融
20北朝儒家的汉学特色
21隋朝儒家的复兴及与释、道的融合
22唐初儒、释、道的激烈冲突
23唐朝儒家的官学化
24中唐儒家的复兴运动
25晚唐儒家的集体反思
26北宋早期儒家的改革
27北宋“庆历新政”与新儒家的开端
28北宋王安石变法与儒家义理之学的兴起
29南宋儒家书院与理学的结合
30辽代儒家的统治地位
31金代儒家思想的流行
32西夏的儒家风气
33元代儒家理学独尊地位的确立
34明朝儒家心学的兴起和发展
35明朝中后期的儒家平民化
36明末儒家的清流运动和西学东渐
37清代儒家的繁荣和“乾嘉之学”
38清末儒家的西学化经学思潮
39辛亥革命后儒家新传统主义的诞生
40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儒家
41民国时期的儒家发展
42抗日战争时期的儒家构建
43当代儒家思想的复兴
第二章儒家的主要派别
1战国八派
2今文经学派
3古文经学派
4通学派
5王学派
6玄学派
7濂学派
8关学派
9安定学派
10洛学派
11荆公新学派
12蜀学派
13婺学派
14永嘉学派
15闽学派
16象山学派
17湖湘学派
18泰州学派
19东林学派
20浙东学派
21颜李学派
22考据学派
23吴派
24皖派
25扬州学派
26常州学派
第三章儒家的代表人物
1颜回
2子夏
3子贡
4曾子
5子思
6孟子
7荀子
8贾谊
9董仲舒
10扬雄
11班固
12孔颖达
13韩愈
14李翱
15孙复
16胡瑗
17石介
18李觏
19周敦颐
20张载
21程颢
22谢良佐
23杨时
24朱熹
25张栻
26陆九渊
27叶适
28王守仁
29王延相
30刘宗周
31黄宗羲
32顾炎武
33王夫之
34戴震
35龚自珍
36张之洞
37康有为
38梁启超
39刘师培
40熊十力
41梁漱溟
42钱穆
43冯友兰
44唐君毅
45牟宗三
第四章儒家的经典著作
1《诗经》
2《尚书》
3《仪礼》
4《周易》
5《春秋》
6《论语》
7《孝经》
8《周礼》
9《礼记》
10《春秋公羊传》
11《春秋穀梁传》
12《尔雅》
13《孟子》
第五章儒家的宇宙观
1先秦儒家宇宙观
2孟子的天道观
3孔颖达的元气说
4周敦颐的宇宙生成论
5天人合一论
6人格化自然观
7畏天命
8生生不息
第六章儒家的政治观
1大同社会
2小康思想
3和为贵
4民为本
5以德治国
6任人唯贤
7内圣外王
8教为本,政为末
9宽猛相济
10儒家的等级观念
第七章儒家的处世观
1学而入世
2儒家的人生价值观
3儒家的人性论
4慎独
5自省
6克己复礼
7忠恕之道
8君子人格
9力行
10持志养气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2与人为善
13为仁由己
14和而不同
15安贫乐道
16生死泰然
第八章儒家的教育观
1“大教育”观
2儒家教育的功能
3儒家教育的目的
4儒家教育的内容
5儒家教育的对象
6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
7重视胎教
8重视儿童教育
9重视家庭教育
10因材施教
11学而知之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3快乐学习,学以致用
14学思结合
15学问结合
16治学四戒
第九章儒家文化与传统文化
1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2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
3儒家文化与释家文化
4儒家文化与法家文化
5儒家文化与礼仪教育
6儒家文化与天文历法
7儒家文化与中医学
8儒家文化与饮食文化
9儒家文化与茶文化
10儒家文化与酒文化
11儒家文化与服饰文化
第十章儒家文化与处世修养
1掌握黄金人脉
2乐享人生
3减压之道
4拥抱挫折
5好善乐施
6忠于本心
7谦虚好学
8智慧养生
第十一章儒家文化与当代世界
1儒家文化对亚洲的影响
2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3儒家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
4儒家文化与社会道德文明
5儒家文化与现代经商之道
6儒家文化与环境保护前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