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学(第3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病理学(第3版)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3.15 3.8折 3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许三林、丁凤云、宋印利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三林、丁凤云、宋印利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7
  • 版次 1
  • ISBN 978704042078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5页
  • 字数 5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病理学(第3版)》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篇,共二十四章。第一篇为病理解剖学部分。第一至四章为病理解剖学的总论部分,阐述细胞组织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的原因、病理变化等疾病发生的共同规律;第五至十章阐述各系统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的特殊规律,如原发性高血压、肝炎等;第十一章介绍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变特点;第十二章介绍常见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因和病变特点。第二篇为病理生理学部分,阐述水肿、缺氧、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等产生的原因、发病机制及机体所出现的相应的功能代谢变化规律。
  《病理学(第3版)》可作为全日制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影像技术、卫生管理等专业的医学化学教材,亦可作为成人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目录】
绪论
第一篇病理解剖学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适应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损伤的修复
第四节创伤愈合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充血
第二节血栓形成
第三节栓塞
第四节梗死
第三章炎症
第一节炎症的概念与病因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第三节炎症的局部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第四节炎症的类型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
第六节影响炎症的因素
第四章肿瘤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
第二节肿瘤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第五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六节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七节常见肿瘤举例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第二节动脉粥样硬化
第三节风湿病
第四节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五节心肌炎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节肺炎
第三节肺尘埃沉着病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慢性胃炎
第二节溃疡病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
第四节肝硬化
第五节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肾小球肾炎
第二节肾盂肾炎
第三节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一节单纯性甲状腺肿
第二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第三节糖尿病
第十章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子宫颈疾病
第二节子宫体疾病
第三节滋养层细胞肿瘤
第四节卵巢肿瘤
第五节乳腺疾病
第六节前列腺疾病
第七节睾丸和阴茎肿瘤
第十一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第一节结核病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阿米巴病
第四节伤寒
第五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六节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七节肾综合征出血热
第八节钩端螺旋体病
第九节血吸虫病
第十二章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淋病
第二节尖锐湿疣
第三节梅毒
第四节艾滋病

第二篇病理生理学
第一章疾病概论
第一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第二节病因学
第三节疾病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第四节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
第二节水、钠代谢紊乱
第三节钾代谢紊乱
第三章酸碱平衡失调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单纯型酸碱平衡失调
第三节混合型酸碱平衡失调
第四章水肿
第一节水肿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常见的水肿类型
第三节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第五章发热
第一节发热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发热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发热的分期与热型
第四节发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第五节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第六节发热的治疗原则
第六章缺氧
第一节反映血氧变化的指标及其意义
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五节氧疗和氧中毒
第七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一节DIC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影响DIC发生、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DIC的分期与分型
第四节DIC的主要Il盏床表现
第五节DIC的防治原则
第八章休克
第一节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第二节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第三节休克时机体的代谢变化和细胞损伤
第四节休克时重要器官功能变化
第五节休克的防治原则
第九章心力衰竭
第一节心力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第二节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作用
第三节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第四节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第五节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第十章呼吸衰竭
第一节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二节呼吸衰竭时机体代谢和功能变化
第三节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第十一章肝性脑病
第一节肝性脑病的病因与分类
第二节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第三节肝性脑病的诱因
第四节肝性脑病的防治原则
第十二章肾衰竭
第一节急性肾衰竭
第二节慢性肾衰竭
第三节尿毒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