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3.81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森格哈斯 著;张文武 译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0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德]森格哈斯 著;张文武 译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1168552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5页
  • 字数 140千字
【内容简介】
数年前,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引起普遍关注的"文明冲突"论。在他系统阐述这一论点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冷战后的世界政治将沿着文明的界限进行重组,应把文明冲突这一崭新的具有范例性的观察方式引入国际政治的分析。德国学者迪特·森格哈斯认为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它初看上去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某种说服力,但在进一步仔细探讨下,它却又引发出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批评意见。

  森格哈斯教授在其《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一书中,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作了批判性的论述,并通过对文化(文明)的属性、文化的内在冲突、现代化和多元化与文化演变以及"跨文化哲学"和"跨文化对话"等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另一种供选择的思路,它对深入研究文明的发展与冲突问题颇具启发性,它同时也有助于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层次上去理解当代的世界政治。

  该书作者指出,在"文明冲突"论和有关讨论中出现的一种错误观点是:把文化或文化领域(即"文明")视为一种内部结构固定的事物,认为各个文化的特征是各自文化所先天固有的、不变的本质属性,并进而把它们相互对立起来。正因如此,人们笼统地把"儒教"、"佛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至"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可以界定的和容易确认的事物来加以论述,甚至把它们视为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并预言它们之间的冲突将是21世纪世界政治重建的决定性因素。森格哈斯教授认为,这是一种文化本质论的表现,即用本质先于存在的唯心主义理论来解释文化现象。

  森格哈斯教授指出,各种传统文化实际上都是以内部分歧(以至对立)为标志的,并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发展和演变。对各个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观做简单的、一成不变的概括会产生误导作用,容易使人"忽视"各个文化内部所包含的众多的互相矛盾与对立的观点和立场,而这些不同观点和立场的相互争论和相互影响对该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众所周知?儒文化"曾有过"百家"争鸣的时期,而"印度文化"这个概念根本不可能概括它所应包含的大量的相互对立的文化现象,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的思想观点和多神的世界。"伊斯兰文化"也非一尊"独块巨石",伊斯兰教从开始起就是以不同的法系和不同的基本教法为标志的,它始终是由许多并非相互友好甚至是敌对的派别所组成。森格哈斯教授认为,最令人惊奇的是"西方文明"这个概念,似乎意味着启蒙运动、个体主义、民主、人权、宗教自由、多元化、言论自由、男女平等等等。但这些特征并非是西方(或称欧洲)文明所固有的,它们是在欧洲近几百年的独特历史条件下才开始形成的。即使在西方世界也同样有过思想分化的过程,启蒙运动也招来了强烈的反对思想解放和反对现代化的思想与政治思潮。
【目录】
译者的话

前言

第一部分 多元化与政治化——对各种文化的挑战

  第一章 当今世界的跨文化哲学

    一、世界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精神和实际后果

    二、非意愿的文明化

    三、文化本质论:一咱在世界范围日益伤逝其基础的学术倾向

    四、小结

  第二章 回顾有益?中国古典哲学对现代中国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与当代现实相关联的衔接点

    三、古典范式

    四、矛盾与互补

    五、哲学讨论被禁锢的问题

    六、教益

  第三章 改革创新是机遇?伊斯兰文化与多元化的挑战

    一、现实发展形势

    二、基本问题

    三、关于建设性的应对多元化的几点考虑

    四、因抵制西方而导致的自我封闭

  第四章 出家与维护社会制度相对立?对佛学的质疑

    一、出家的理想

    二、社会和世界属于残余范畴?

    三、佛教将如何与现代精神相适应?

    四、小结

  第五章 从信仰多元到现代多元?处于十字路口的印度教

    一、信仰多元

    二、现代多元性?

    三、挑战

    四、“无种姓制度的印度教”

  第六章 小结

第二部分 文化的碰撞?

  第七章 偏执的文化斗争观念

    一、宏观层面上的几个成问题的假设

    二、微观层面上的几个错误观点

    三、尚可接受的几点建议

  第八章 文化斗争的实际情况

    一、回顾

    二、探索

    三、西方与文化斗争

    四、小结

  第九章 关于亚洲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

    一、“亚洲价值观”

    二、发展进程中的集体价值

    三、现代化(包括政治现代化)的成功条件

    四、实际情况

  第十章 小结

第三部分 文化交流

  第十一章 关于重新确定跨文化对话的方向

    一、实事求是地再现西方的特有发展道路

    二、对伊斯兰的内部状况进行符合实际的描绘

    三、越出西方与穆斯林的对话范围向外看

    四、现代化的启示——一种建议

    五、展望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