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学史纲要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史学史纲要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26.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树民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1997-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树民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出版时间 1997-09
  • 版次 1
  • ISBN 9787101014464
  • 定价 1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3页
  • 字数 191千字
  • 丛书 中华历史丛书
【内容简介】
  历史是人类过去活动的客观事实,简称史实。史实虽是客观存在的,而一时间有密切的联系,时间不停留,转瞬即过,所以历史的最大特点是一往而不复返,不能再现。因而史实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来保持,是为史料。研究历史必须考察史实,而考察史实必须依据史料。史料一般的只能反映史实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现象,而不能反映史实的全部情况,尤其是实质的部分,所以史料与史实不能划等号。史料的形式有多种,主要的是文字记载,此外有古人遗留的实物,图画雕像,以及口耳相传的传说等。整理这些资料,可以视为史学研究的初步工作,通过可靠的史料,对于史实作科学的考察分析,宣明其发展的规律,方为史学研究主要工作。
  “史”字在我国由来已久,“历史”一词是近代从日本传入的。所以我们用“史学史”一词,而不称“历史学史”,不仅因其简明,更因其符合我国的本义。
  本书是中华历史丛书中的一册,主要对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特点、分期进行了探讨,并详细论述了中国不同时期史学的修订及主要史书的内容,对于概略了解中国史学发展的纲要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目录】
一、绪言
(一)历史的特点及史学史的任务
(二)研究史学史的指导思想和密切相关的学科
(三)史学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
(四)中国古代史学史的特点和分期

二、初生草创时期的中国史学
(一)瞽史和传说
(二)史官和史书
(三)孔子对史事的评议和古籍的流传
(四)现存的几种上古记言史书
(1)《尚书》
(2)《逸周书》
(3)《国语》附《战国策》
(五)现存的几种上古记事史书
(1)《春秋》
(2)《竹书纪年》
(3)《世本》
(六)古代史学从萌芽到流入民间的发展过程

三、早期史学所受的干扰
(一)春秋战国之际史家的形象
(二)在各种干扰中对上古史的总结
(1)风胡子的四时说
(2)《韩非子》的四世说
(3)《礼运》的大同小康说
(三)以总结古史的形式求达现实的政治目的
(1)孟子宣扬的传贤传子说
(2)邹衍编造的五德终始说
(3)无名氏拼凑的三皇五帝说与托古改制
(四)古代史书所受的摧残

四、发展成熟的中国古代史学
(一)编年体的创立和《左氏春秋》
(1)编年体的要点和《左氏春秋》的成书
(2)《左氏春秋》取材的广泛
(3)《左氏春秋》中的评议与所受经学的干扰
(二)纪传体的创立和《史记》
(1)纪传体的特点与《史记》的成书
(2)人民本位的觉悟
(3)唯物主义的思想理论
(4)古文典范与世界性的著作
(三)古代史学所承受的政治与学术双重压力

五、屈从于两种压力下修撰的史书
(一)《汉书》与《汉纪》
(1)断代史形式的《汉书》
(2)编年体形式的《汉纪》
(二)后汉与三国时期诸史书
(1)《东观汉记》和诸家后汉书
(2)范晔的事略和史学思想
(3)编年体的《后汉纪》
(4)三国时期的史书与《三国志》
……
六、官修与私撰并行下修撰的史书
七、新史书体裁的创立和史学的新发展
八、僵化状态的官修史书及通俗史学与民间史学的兴起
九、经经纬史为原则的经史之举
十、蜕变时期的中国史学
十一、新概念下的中国史学
十二、结束语
十三、附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