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史学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代史学史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7.32 4.4折 85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仓修良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2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仓修良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79745
  • 定价 8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61页
  • 字数 647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1983年我们出版了《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一书,由于当时出版的这类著作不多,因此出版后曾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的欢迎。如今26年过去了,不仅书店里早就购买不到,就连许多图书馆也无法借到,馆藏之书也早已被借光了。因为许多借者出于需要,宁可交高出几倍的赔款,也不愿还书,久而久之,藏书自然也就没有了。因而许多青年朋友希望能够再版,对于他们的深情与信任,首先在此表示谢意!当然,原样的再版自然是不可能了,众所周知,26年来各个学科都有很大的发展,历史学科自然也不例外。况且从今天的回顾来看,那本书中有些结论显然是不太恰当,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还有个别史料征引上有错误。所有这些,无疑都曾对读者产生过误导的作用,在此有必要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近几年来先后有多家出版社向我提出,希望我在此基础上写一本新的《中国古代史学史》,其中有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等。由于人民出版社最早提出,所以就答应了他们。既然有此机会,我想有必要首先在此对那本书中明显的错误列举几点,以示向读者作一公开的道歉,我觉得这是一个做学问的人应当有的责任感。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慢慢养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即“永远追求真理,随时修正错误”,并在做学问过程中,一直以此自律。每个人在做学问过程中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是免不了的,早年作品中的缺误,晚年著作中加以更正,这也是很正常的,只要自己认识到,就应当这样做,古人早就说过,学无止境。
【作者简介】
仓修良,男,汉族,1933年3月生,江苏泗阳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致力于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方志学和谱牒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章学诚和》、《方志学通论》、《章学诚评传》等,主编《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史记辞典》、《汉书辞典》等,另发表近200篇学术论文。
【目录】
自序
第一编中国史学的起源和战国秦汉间的史学
第一章中国史学的起源
第一节史学产生的时代
一、原始社会内史学的因素
二、史学产生的基本条件——文字和历法
三、史学起源于奴隶社会
第二节史料和史官
一、成文史料的形成
二、负有双重职能的古代史官
三、中国最古的档案文件汇编——《尚书》
第三节孔子以前的史学
一、夏商两代历史记载的萌芽状态
二、西周时代的历史记载
三、春秋时代的历史概况
第四节孔子和《春秋》
一、关于《春秋》的名称
二、孔子生平
三、《春秋》的内容和记事原则
四、孔子作《春秋》对史学的贡献

第二章战国秦汉间的史学
第一节战国秦汉间历史发展的特点
一、巩固社会变革成果的各国变法运动
二、生产关系的改变促使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
四、由频繁的兼并战争到统一趋势的形成
第二节编年体巨著——《左传》
一、《左传》与《春秋》的关系
二、《左传》在史学上的地位及其贡献
第三节各种史著的撰述
一、编年类
二、谱牒类
三、语类
四、志类
五、史论

第二编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汉魏六朝史学
第三章纪传史体的兴起与发达的原因
第一节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与经济文化的繁荣
第二节重视人的作用,通过人物传记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节选举制度在史学上的反映
第四节《史》、《汉》二书的影响和直接推动

第四章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
第一节司马迁创作《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
二、伟大的著作——《史记》
第二节司马迁的史学
一、在历史编纂学上的贡献
二、进步的历史观
第三节《史记》的人民性与艺术性
一、《史记》的人民性
二、历史文学上的一面旗帜

第五章两汉之际的史学
第一节断代史的创立者班固
一、《汉书》的史学地位
二、班固的史学思想
第二节汉代其他史家和史著
一、两汉之际对《史记》的续补
二、刘向、刘歆的史料整理工作
三、《东观汉记》
四、荀悦的《汉纪》
五、赵晔的《吴越春秋》
六、应劭《汉官仪》、《风俗通义》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史学的蓬勃发展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新地位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客观条件
二、史学地位的提高
三、史学发展的新趋向
四、地方志的起源和地理学巨著《水经注》
五、谱牒学的高度发展
第二节陈寿与《三国志》
一、三国史的撰述
二、陈寿和《三国志》
三、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第三节范晔与《后汉书》
一、后汉史的撰述
二、袁宏的《后汉纪》
三、范晔与《后汉书》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他的史家和史著
一、晋人撰写晋史成风
二、沈约、萧子显和魏收
三、十六国史的撰述和崔鸿的《十六国春秋》
四、几种反映当时社会风尚的著作

第三编主通明变的唐宋元史学
第七章唐宋元史学的特点
第一节唐宋元时期社会发展概况
一、各种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二、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第二节通史之风的盛行和各种新史体的出现
一、社会上的明变思想促使通史的发达
二、史学本身的发展要求贯通而促使通史的发达
三、选举制度的改变对史学发展的影响
四、新史体的出现和编年史体的新发展

第八章唐设史馆修史
第一节史馆的设立
一、唐代统治者对史学的重视
……
第四编具有启蒙色彩的明清史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