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热学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30.5 5.9折 52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玉鑫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9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玉鑫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4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70196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44页
  • 字数 56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21世纪物理规划教材·基础课系列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7章,各章内容包括:1.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2.热平衡态下微观状态的统计分布;3.近平衡态中的输运程过程;4.热力学苐一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6.液体的性质;7.单元系的相变与复相平衡。
本书附有习题和部分参考答案。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物理类各专业'热学'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刘玉鑫,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物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秘书长;长期从事原子核奇异运动形态及不同模式形态间的相变、QCD相变及早期宇宙强相互作用物质的演化、致密核天体的结构与性质、少体及多体系统的代数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长期从事热学、原子物理学、李群与李代数、原子核理论、平衡态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等核心课程的建设和讲授工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7年)、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007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等;负责组织实施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学改革工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
【目录】

目录
第一章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1 
1.1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1  
1.1.1 
物质结构的原子分子学说1 

1.1.2 
物质分子处于不停顿的无规则运动状态2 
1.1.3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3 
1.2 
热力学系统及其状态参量 5 
1.2.1 
热力学系统及其分类 5 
1.2.2 
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 6 
1.3 
平衡态的概念 7 
1.4
温度与温标 9  
1.4.1 
温度的概念9 

1.4.2 
温度相同的判定原则—— 热力学第零定律9 
1.4.3
温度高低的数值标定—— 温标 10  
1.5 
状态方程及一些系统的状态方程的唯象确定14 
1.5.1 
状态方程的基本概念 14 
1.5.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17 
1.5.3
实际气体状态方程简介 23  
1.5.4 
确定状态方程的唯象方法的一般讨论26 
1.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初级微观理论 31 
1.6.1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31 
1.6.2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31 
1.6.3 
温度的本质 34 

习题 36  
第二章热平衡态下微观状态的统计分布律43 
2.1 
统计规律与分布函数的概念 43 
2.1.1
事件及其概率 43  
2.1.2 
统计规律及其伽尔顿板实验演示44 
2.1.3 
随机变量与分布函数 45 
2.1.4 
一些常见的分布律 49 
2.2
麦克斯韦分布律 52  
2.2.1 
速度空间与速度分布律的概念52 

2.2.2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和速率分布律54 
2.2.3
麦克斯韦分布律的实验检验 57  
2.2.4 
麦克斯韦分布律的一些应用举例61 
2.3
麦克斯韦– 玻尔兹曼分布律 68  
2.3.1 
重力场中微粒密度随高度的等温分布68 

2.3.2 
玻尔兹曼密度分布律及麦克斯韦– 玻尔兹曼分布律69 
2.4 
能量均分定理与热容量 72 
2.4.1 
分子的自由度 72 
2.4.2
能量均分定理 72  
2.4.3 
理想气体的内能及热容量75 
2.4.4
固体的内能及热容量 81  
2.5 
粒子按微观运动状态的分布规律82 

2.5.1 
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及微观粒子系统的分类82 
2.5.2
三类系统的微观态数目 85  
2.5.3 
近独立粒子系统的粒子按能量的最概然分布88 
2.6
气体分子的碰撞及其概率分布 101  
2.6.1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与平均碰撞频率101 
2.6.2 
气体分子碰撞的概率分布 105 

习题 108  
第三章近平衡态中的输运过程114 

3.1 
近平衡态中的输运过程及其宏观规律114 
3.1.1 
黏滞现象及其宏观规律 114 
3.1.2 
热传导现象及其宏观规律 116 
3.1.3 
扩散现象及其宏观规律 117 
3.2 
气体中输运现象的微观解释 120 
3.2.1
输运过程中的流 120  
3.2.2 
黏滞、热传导及扩散现象的微观解释及相应系数的确定121 
3.3 
稀薄气体中的输运现象 126 
3.4 
布朗运动及其引起的扩散 127 
3.4.1 
布朗运动的理论描述 127 
3.4.2
布朗粒子的扩散举例 129  
3.5 
非平衡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现象简介131 
3.5.1 分岔、分形与自相似结构 131 
3.5.2 
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现象 133 

习题 136  
第四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39 

4.1 热力学过程和准静态过程139 

4.1.1 
热力学过程及准静态过程的概念139 
4.1.2
实现准静态过程的可能性及条件 140  
4.2 
热力学第一定律141 

4.2.1 能量守恒定律141 

4.2.2 功—— 力学作用下转移的能量142 

4.2.3 
热量—— 热学相互作用下转移的能量144 
4.2.4内能—— 热力学系统的内部能量 145  
4.2.5 
功、热量及内能间的关系—— 热力学第一定律145 
4.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物体性质描述中的简单应用 147 
4.3.1 
物体的热容量 147 
4.3.2
物体的内能和焓 148  
4.3.3 
焦耳定律及其实验检验150 

4.4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159 
4.4.1 
理想气体的等体过程 159 
4.4.2 
理想气体的等压过程 161 
4.4.3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 162 
4.4.4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163 
4.4.5 
理想气体的多方过程 170 
4.5循环过程和卡诺循环 176  
4.5.1 
循环过程的概念、性质和效率176 
4.5.2 
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及其效率 181 
4.5.3 
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183 
4.5.4 
制冷设备与制热设备 185 

习题 187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194 
5.1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194  
5.1.1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的概念194 

5.1.2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举例及区分195 
5.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语言表述 196  
5.2.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196 
5.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 197  
5.2.3 
克劳修斯表述与开尔文表述的等价性197 
5.3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 199 
5.3.1卡诺定理 199  
5.3.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201 
5.3.3 
卡诺定理应用举例 203 
5.4 
熵与熵增加原理 205 
5.4.1 
熵的概念 205 
5.4.2 
熵变的计算 207 
5.4.3
熵增加原理 215  
5.5 
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217 
5.5.1 
微观熵—— 玻尔兹曼熵 217 
5.5.2
微观熵与宏观熵的关系 218  
5.5.3 
熵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221 
5.5.4
熵与信息 225  
5.6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举例226 
5.6.1 
卡诺定理的另一种证明 226 
5.6.2
热力学温标的建立 228  
5.7 
自由能、自由焓、化学势及热力学方程232 
5.7.1 
自由能 232 
5.7.2
自由焓 234  
5.7.3 
热力学系统的态函数及其间的一些关系236 
5.7.4 
化学势 243 
5.8
热力学第三定律 246  
5.8.1 
规定熵的标准参考点的必要性246 
5.8.2
选取熵的标准参考点的可能性 246  
5.8.3 
标准参考点的选取及普朗克绝对熵247 
5.8.4 
热力学第三定律 247 

习题 248  
第六章液体的性质253 
6.1
液体的彻体性质 253  
6.1.1 
液体及其分类253 

6.1.2 
液体的微观结构及关于液体的研究方法254 
6.1.3
液体的热容量 258  
6.1.4 
液体的可压缩性和热膨胀260 
6.1.5 
液体的输运性质 262 
6.2
液体表面的性质 264  
6.2.1 
表面与表面张力264 
6.2.2
表面张力系数 267  
6.2.3 
表面能与表面内能270 

6.2.4 
弯曲液面内外的压强差274 
6.3
润湿现象与毛细现象 280  
6.3.1 
润湿、不润湿及接触角280 
6.3.2 
毛细现象 287 

习题 292  
第七章单元系的相变与复相平衡298 
7.1
相、相变及相平衡的概念 298  
7.1.1 
相的概念与相稳定条件298 
7.1.2
相变及其分类 303  
7.1.3 
相平衡及相图306 
7.2
单元系的复相平衡 307  
7.2.1 
单元系复相平衡的条件307 
7.2.2 
单元系复相平衡的性质 309 
7.3 
一级相变及其基本特征 314 
7.3.1
常见一级相变概述 314  
7.3.2 
饱和蒸气压与饱和蒸气压方程317 
7.3.3
相平衡曲线 319  
7.3.4 
相平衡时两相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322 
7.3.5 
热力学函数的特征 323 
7.3.6
相变方式 325  
7.4 
连续相变的基本特征及热力学描述332 
7.4.1
有序-无序相变概述 332  
7.4.2 
超导相变及其热力学描述333 
7.4.3 超流相变的基本特征 339 
7.5相变的唯象理论描述 341  
7.5.1 
热力学势的特点与描述方案概述342 
7.5.2
二级相变的朗道理论描述 343  
7.5.3 
二级和一级相变的朗道理论统一描述347 

习题 351  
附录A 常见高斯积分表355 

附录B 二级和一级相变的朗道理论统一描述的一个实例简介356 

主要参考书目36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362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