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荡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激荡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12.21 3.2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尹明华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08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尹明华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0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262317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8页
  • 字数 300千字
【内容简介】
在一个市场经济职能开始逐步放大的社会,在经济强盛成为一个国家、民族拥有重要国际话语权标志的时代,在资本成为解决社会发展倍数效应带来的纷争和矛盾重要手段的今天,以下情况可能难以避免,这就是:效率会优于公平而难以顾及公平,功利会替代责任而不再服务于责任,投机会涵盖选择而不仅仅是代表一种选择,财富会等同于人生坐标而不仅仅是链接坐标的途径。

   诺奖得主缪尔达尔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说明,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进行的自由贸易中,先进工业品的出口将使发达国家的教育文化进一步发展,这种累积上升的变动将使富国更富,产生“扩展效应”;过多依赖高端产品进口的不发达国家教育文化水平会随之落后,反过来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穷国更穷,产生“回荡效应”。这是在动态社会中,文化与其他社会因素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必然。这样的处境、地位和现状使我们产生了过多的警觉和忧虑。历史和现实已经提供了太多的证明,文化侵入向来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演绎推进。通过对精神意识和思维方式的掌握,在“扩展效应”中,发达国家可以取得文化教主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巨大的经济与政治的利益。

  “文化讲坛”的思考,由此萌发。

   身处剧烈变化的历史过程,我们已经自觉地注意到,21世纪将是全世界从经济高温时代转向文化高热的崭新时代,如果我们不重视用公共文化资源催生民间活力,不用市场手段去激活传统文化资源,最终将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传承与再生。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不去确定应该具备的选择,那么,偏颇会在最易于辨识的胚胎中发芽成长,误区会在最肥沃的沼泽中形成扩展,收获会在最适宜的保鲜中变味发霉,诡异会在最不可能的地方找到渠道。国家的衰落主要是文化的衰落。闭关锁国造就了中国的落后,改革开放成就了我们的强盛。为此,作为承担思想引领责任的大众传媒,我们不得不去追寻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探求各种经济行为背后应该维系着一种怎样的文化行为。还有,在日益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文化对推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文化讲坛”的创意,由此而来。

  “文化讲坛”希望传播的是:文化并不高深,只是日常生活常识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进而言之是一种思维方式,因而可以为我们提供多种可能。“文化讲坛”的嘉宾,有包括文化专业人士、教授、外交家、经贸官员、学者、企业家、媒体工作者等各类人员;邀请嘉宾的演讲,紧扣社会的脉动,贴近生活的实际;讲坛举办的方式,既有生动的演讲,又有主持人的评点,也有与会者与嘉宾之间的互动问答。本书是历届“文化讲坛”精彩内容的浓缩精华版。书中既有文化人余秋雨对宏观视野下的文化差距的分析,也有媒体工作者曹景行对文化选择中的媒体专业道义的阐述;既有经济学家吴建民对“中国风”背后的文化体验的思考,又有演员赵本山对“失去本色,就没了本钱”的侃侃而谈……
【目录】
序:文化为我们提供可能

实录

  首届“文化讲坛”:社会和谐与文化选择

    演讲篇

      余秋雨:宏观视野下的文化差距

      赵本山:牢记我们的文化身份

      曹景行:文化选择中的媒体专业道义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二届“文化讲坛”:世界眼光与文化思维

    演讲篇

      龙永图:唇枪舌剑中的文化较量

      昊建民:“中国风”背后的文化体验

      崔永元:中外影视的文化观察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三届“文化讲坛”:传统文化的现代活法

    演讲篇

      韩美林: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海岩:直面文化生态不能“居危思安”

      姜昆:相声该怎样活下去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第四届“文化讲坛”:网络时代的文化激荡

    演讲篇

      熊澄宇: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陈天桥:互动娱乐产业发展的文化思考

      杨澜:向“想象力”致敬

    对话篇

    点评

    侧记

访谈

  余秋雨“点穴”文化误区

  六问赵本山

  本山本色

  中国文化的“铁岭现象”

  赵本山:我的过年是“过关”

  仅有“知道”是不够的——对话曹景行

  龙永图与博鳌论坛

  交流也是一种生产力——对话吴建民

  保卫良心——对话崔永元

  一个韩美林

  狂欢是文化的易碎品——对话海岩

  陈天桥的危机观

  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对话杨澜

视线

  首次“见”网民,余秋雨侃侃而谈

  《秋雨时分》是怎样诞生的

  赵本山:“失去本色,就没了本钱”

  今日赵本山

  曹景行:我为什么移居北京

  海岩笑谈“枪手说”

  到杭州,看韩美林艺术馆

  与崔永元对话“我的长征”

  首届“文化讲坛”的幕后故事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