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古与维新--中西语文学史述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守古与维新--中西语文学史述论

正版品相完好,套书和多封面版本咨询客服后再下单

57.09 7.3折 7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伟

出版社中西书局

出版时间2022-0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07

图书-天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郑伟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 出版时间 202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7518748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2页
  • 字数 210.000千字
【内容简介】
书名“守古与维新”取自林语堂一篇文章的题名。林氏直言道明,“知新而不知古,则空疏浮泛”,“知古而不知今,则昏聩老耄”,可见为学需要放宽眼界,兼顾古、今与中、西,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应做“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之学问。
   本书收录了笔者近年来对中西语文学研究理念与方法的思考与体会,尤其关注接受现代西方学术训练的汉学家与浸淫于中国传统学术的本土学者之间的珍贵学缘与诚挚交往,此外也探索中国古代若干语文现象的萌发与流变,从而指出其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涵义。书中还包括了对中西语文学人及其著述的评论,对前辈师长的追怀与崇敬。总体来说,笔者试图讨论的问题是,中国古代与现代的语文学,如何固本守正,又如何汲取外来的养分,不断创新。
【作者简介】
郑伟,1979年10月生,江苏常州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兼任上海市辞书学会副会长、《辞书研究》联合主编、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等。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社科新人、上海市曙光学者,获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际中国语言学会青年学者奖(YSA on MJH)等。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华盛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机构从事博士后或访问研究。发表中、英语文章百余篇,撰写或编(译)著专著各五部。
【目录】
学人、学行与学缘(代前言)?

当西方遇见东方

瑞典汉学家高本汉与史语所的早年交往 ?

青铜、纹饰与分期——高本汉的学术转向 ?

胡适与高本汉 ——文言、口语之辨的方法和旨趣 

荷兰高罗佩与中印文化交流 

守古与维新

守古与维新——古音研究三百年

沈约、四声与平仄 

犹遗写韵轩中迹 留得风流后世看——女仙吴彩鸾与唐代功令的民间语境

大家的书与文

许我忘年为气类 风义平生师友间——近年出版的几种王国维书信集读后 

才情未竟的词典学家——文学与幽默之外的林语堂 

走进容庚先生的学术人生——读《容庚杂著集》

探音研韵 历久弥新——评《汉语音韵讲义》

踵事增华 自成一派——评《上古音系》(第二版)

高山流水觅知音——郑张尚芳的古音之旅

追怀师长

路殊何从问 知音难再寻——纪念郑张尚芳教授 

不求闻达 不负韶华——郑张尚芳教授的生平与学术 

深入探析宜兴方言历时与共时音韵的新著——兼怀李小凡教授 

论语说文

和而不同与文化传统——“方言梗”流行的背后

上海方言综合研究与数字化传承的新成果

语言文字规范要尊重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外语教育怎么办?

附 录

立足专长 触类旁通——汉语史学习与研究的几点体会

人名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