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潘知常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9-2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潘知常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1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93137
-
定价
9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38页
- 【内容简介】
-
《信仰建构中的审美救赎》分上下篇。
上篇讨论的是:
现代社会的崛起,与作为一种社会取向的价值选择、社会发展的动力选择密切相关。这种社会取向的价值选择、社会发展的动力,与信仰密切相关。
当今世界,信仰为现代社会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中国的现代社会的崛起中,却遭遇到了一场未有的“信仰困局”。对于“信仰”问题的关注的匮乏,被普遍认为属中国文化之不足。作者认为,只要能够从中国区文化的深厚资源入手,去加以创造性的转换,正本清源,释放中国文化中的“活东西”、 清除中国文化中的“死东西”、创造转换,激活中国文化中的“真东西”,就不难走出“信仰困局”。
下篇讨论的是——
现在已经身处“无神的时代”,因此中国源远流长的“无神的信仰”的文化传统,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
尤其是在中国从来就不是借助宗教来推进信仰的建设,而是借助审美来推进信仰的建设。这一美学传统,在今天亟待大大加以发扬。
下篇首先讨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失误,继而提出了以审美来推进信仰建设的基本思路。指出,中国的美学自身还亟待完成构建超验之美、构建超验之美学的历史重任,惟其如此,才能够让美学在无神的时代走遍大地。
- 【作者简介】
-
潘知常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城市形象研究中心主任;澳门电影电视传媒大学筹备委员会执行主任,澳门现代国际休闲学院校监。中山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审计学院、江苏社会主义学院、贵州铜仁学院兼职教授,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导(曾担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民盟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产业委员会委员、澳门国际电影节与国际电视节秘书长、澳门比较文化与美学学会会长等数十个社会职务。 曾获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著作一等奖、北方十五省市社会科学著作优秀奖、北方十五省市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光明日报》“光明杯”三等奖、中国青年优秀美学著作奖(二项)、中国传播学论坛优秀论文奖、冀版优秀图书二等奖、华北地区优秀图书三等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参加撰写)、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三项)、省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二项)、省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省政府社会科学成果青年奖、 南京大学优秀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学术奖励二十余项。 历年来主持、参加国家社科项目、省重大项目、省重点项目、省一般项目、省教委项目、南京大学重大项目等共十余项。 1992年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3年被南京大学特聘为教授。 学术界公认:创立了生命美学学派。媒体称为:“政府高参、企业顾问、媒介军师”、“生命美学创始人、爱的布道者、在电视上和全国各地普及美学知识的美学教父” 、“影响中国的百位公共知识分子”。先后出版了学术著作30部,编著7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目录】
-
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