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工作新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班主任工作新论

15.7 5.5折 28.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玉英、张典兵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

上书时间2024-06-27

尚贤文化江苏分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玉英、张典兵 著
  •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4363923
  • 定价 28.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6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实现,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而教育现代化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为此,我国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完成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而这就需要依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的辛勤耕耘和创造性劳动。可见,班主任工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并论证班级授课制以来,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其实就客观地存在了。在之后的岁月里,伴随着班级授课制在教育实践中的逐步完善,班主任工作愈来愈显现出强大的教育价值。可以说,班主任工作作为一门学科,是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并逐渐形成的应用性、实践性学科。它以班主任及其工作对象和工作过程为研究对象,重在揭示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律。在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探讨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为方针和政策基础,综合运用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的班主任工作的理论体系。
      《班主任工作新论》主要特点如下:一是突出了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完整性。全书共两编二十章内容,对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全景式的研究和探讨。二是彰显了班主任工作内容的创新性。著者广泛吸收了国内外班主任工作研究的新成果,丰富了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内容,拓展了班主任工作的研究领域。三是强调了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班主任是教育情境中的实践工作者,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实践智慧的工作。《班主任工作新论》各章节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十分重视班主任工作策略和艺术的研究,大大增强了班主任工  作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班主任工作新论》导论、一、二、六、七、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由赵玉英教授撰写;第三、四、五、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由张典兵教授撰  写。在《班主任工作新论》写作过程中,著者参阅了许多教育书刊,汲取了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了大量来自实践第一线的鲜活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在此  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班主任工作是真、善、美的融合,是知、情、意的统一。这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千变万化、日日常新的领域,我们只是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作者简介】
    赵玉英,女,1957年出生,大学本科,教授,山东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在高校工作30多年来,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教育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深入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强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一级优秀课程,获课堂教学评价一等奖;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课题,专家鉴定为省级先进水平;主持的“高校《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获山东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受教育部委托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大纲》;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华东地区高校通编教材;主编的《社会学》为山东高校优秀教材;主编的《德育原理》和《德育原理新论》为全国高校教育学本科和研究生使用教材,在理论框架和内容革新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编的《教育公共关系学》为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填补了该领域国家统编教材的空白。
    在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潜心学术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20余部,承担省部级、厅级研究课题7项,其中主持2项省级重点研究课题。有关科学哲学、教育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先后有7篇论文被收入《中国优秀科学通报》、《二十一世纪中国发展战略文集》等;有5项成果分别获省级、厅级教学、科研成果二、三等奖;有6项成果先后获山东省菏泽市社会科学、菏泽学院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在中小学生、留守儿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省级立项课题研究中,已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其鉴定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业务负责人,特别重视学科建设,带出一批教学科研骨干,打造出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2010年主持的“心理咨询”专业建设项目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6年“基础心理学”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心理学”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重点教学团队;2008年“心理学”、2009年“教育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10年“教育原理”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
    现为心理咨询专业省级学科带头人、菏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菏泽学院哲学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菏泽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菏泽市优秀教师、菏泽市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菏泽市首批知名人士,菏泽学院师德标兵、菏泽学院教学名师、菏泽学院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典兵,男,1966年12月出生,山东郓城人,教育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教育学原理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和高等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改革开放30年德育基本理论发展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研究”和“当代西方德育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中国心理文化的承传研究”、“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研究”、“大学美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等省厅级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学校教育学》、《德育原理》、《德育原理新论》、《心态决定成败》、《现代大学教学方法论》、《德育基本理论发展研究30年》等学术专著和教材6部;在《教育评论》、《教育探索》、《当代教育科学》、《教育导刊》、《高教发展与评估》、《江淮论坛》、《学术论坛》、《广西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4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等全文转载5篇。荣获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另外,还荣获山东省“青春立功”三等功、市优秀教师、校“教育学原理”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目录】
导论
上编 班主任工作的原理
第一章 班级与班主任
第一节 班级概述
第二节 班主任的作用
第三节 班主任的工作职责
第二章 班主任工作的特点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特点
第三章 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第一节 班主任的道德素养
第二节 班主任的知识素养
第三节 班主任的能力素养
第四节 班主任的心理素养
第四章 班主任的专业化
第一节 班主任专业化概述
第二节 班主任专业化的实施策略
第五章 班主任的威信
第一节 班主任威信的特征
第二节 班主任威信的功能
第三节 班主任威信的形成条件
第六章 班主任的任用、管理和评价
第一节 班主任的任用
第二节 班主任的管理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的评价
第七章 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计划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实施和检查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总结
第八章 班主任的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第二节 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
第三节 班主任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九章 多元智力理论下班主任工作的新发展
第一节 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多元智力理论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下编 班主任工作的实施
第十章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了解和研究学生
第一节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意义与内容
第二节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步骤与原则
第三节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第十一章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第一节 班集体概述
第二节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策略
第十二章 班主任工作的重心:班级德育
第一节 班级德育的意义和任务
第二节 班级德育的内容
第三节 班级德育的原则
第四节 班级德育的方法
第十三章 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个别教育
第一节 个别教育概述
第二节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
第三节 优秀生的培养提高
第四节 中间生的激励促进
第五节 偶发事件的处理
第十四章 班主任工作的条件: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节 协调统一校内教育力量
第二节 协调统一家庭教育力量
……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