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经典: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书法经典: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8.8 3.1折 28 全新

库存18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靳永 编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x1

上书时间2024-06-18

尚贤文化江苏分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靳永 编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6
  • 版次 1
  • ISBN 9787547423271
  • 定价 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纯质纸
  • 页数 60页
【内容简介】
  《孔子廟堂碑》全稱《孔子廟堂之碑》,又稱《夫子廟堂碑》,虞世南撰並書,貞觀七年(六三三年)立。清楊賓《大瓢偶筆》說:“廟堂碑刻於貞觀間,僅拓數十紙賜近臣,未幾火燼。”武周長安三年(七〇三年),武后命相王李旦重刻,三十五行,行六十四字,額題篆書“孔子廟堂之碑”六字。李旦重刻之石今亦不存。傳世著名翻刻有二:一是宋代王彥超重刻者,因在陝西西安,故世稱《西廟堂碑》;二是元至元間(一三四一——一三六七)出土於山東城武者,世稱《東廟堂碑》。
  虞世南(五五八——六三八),字伯施,越州餘姚(今浙江省慈溪市鳴鶴古鎮)人,生活於南朝陳、隋、唐初,唐代著名書法家。仕陳爲法曹參軍;仕隋官秘書郎,後遷起居舍人;仕唐授宏文館學士,官至秘書監,賜爵永興縣子,後以銀青光祿大夫致仕,逝後謚文懿。虞世南容貌文弱,但性情剛烈,爲官直言敢諫,深得唐太宗器重。他於書法一道師從王羲之七世孫釋智永,妙得王氏家法,與當時的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唐初四大家。虞世南傳世墨跡有《虞摹蘭亭序》《汝南公主墓誌銘》《唐虞伯施真草千文》等,刻帖有《孔子廟堂碑》《破邪論序》《去月帖》等。其中,著名者當爲《孔子廟堂碑》,歷代金石學家和書法家公認其爲虞書之妙品。
  《孔子廟堂碑》之碑文記述唐高祖武德九年(六二六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孫孔德倫爲褒聖侯及修葺孔廟之事,爲虞世南六十九嵗時所書。此碑書法,用筆含蓄樸素,圓勁秀潤,結體舒展開張,寧靜渾穆。宋代黃庭堅有詩云:“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那購得?”可見原拓本到北宋時已極其珍貴。現在存世拓片主要有三種:一是拓自西廟堂碑的陝西本,字跡較圓腴;二是拓自東廟堂碑的城武本,字跡較瘦硬;三是清代臨川李宗翰藏本,爲“臨川四寶”之一,現存日本東京三井文庫。李宗翰藏本被認爲是傳世所見的唐拓本。王壯弘《增補校碑隨筆》斷定,其碑石“若非原石也是相王旦重刻之石”。清代翁方綱對此本進行了詳細的考證與校勘,其成果充分體現在他的四篇跋文和作於墨紙外側的校記中。此拓本中除翁跋外,尚有明初張紳跋和清人李宗瀚長篇詩跋。
  今據李宗翰本影印出版,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習鑑賞。特別說明兩點:一、原本中翁方綱作於嘉慶十二年(一八〇七年)的跋文位於墨紙前,此次我們移至墨紙後;二、限於開本尺寸,不能原大影印每個頁面,於是將翁氏校記移至書後,按頁碼先後列表呈現,以便研究者參考。

【作者简介】
  靳永,1970年出生于山東章丘,畢業于山東大學文學院,跟隨蔣維崧教授、徐超教授攻讀古文字與書法方向的研究生,獲博士學位。著有《書法研究的多重證據法》《藝術之旅》《老子解說》《孟子譯注》《古文觀止》《楊沂孫篆書在昔篇》等著作,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現爲山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學術委員會主任。曾獲中國書法蘭亭獎、泰山文藝獎、劉勰文藝獎、山東省“德藝雙馨”藝術工作者稱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