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变革
¥
8.6
1.9折
¥
45
全新
库存89件
作者贺海峰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1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519900106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贺海峰
-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990010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1页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变革领导力理论为基础,结合古今中外的改革实践,对变革型领导者、变革愿景、变革团队、变革执行、变革阻力、绩效评估、持续变革等关键词进行详尽阐释,并对当前中国改革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读者准确把握变革规律,进而精准预见变革、从容驾驭变革。
- 【作者简介】
-
贺海峰 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专业博士。2004年,任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杂志编辑、评论员,专注于地方治理创新案例的调查与剖析;2015年,在安徽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锻炼,对新一轮改革的实际运作进行追踪考察。
主要研究领域:变革领导力、官员激励机制、政府治理创新等。作为课题组成员之一,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以及中央组织部、国家行政学院等单位课题多项。在《光明日报》《学术界》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 【目录】
-
第一章 领导与变革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的变革特征
一、把好方向盘:高举改革的大旗
二、改革新理念:推进治理现代化
三、改革方法论:过河需要桥和船
四、进展与前瞻:不畏浮云遮望眼
第二节 西方领导变革理论
一、改革实践催生变革理论
二、领导变革理论的演进
三、领导变革理论的内核
四、超越西方领导变革理论
第三节 中国化的变革领导力
一、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创新
二、中国思想界的理论创新
三、领导变革理论的中国化
案 例 邓小平与中国改革
第二章 变革型领导者
第一节 角色定位与行为模式
一、从伯恩斯的理论突破说起
二、变革型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三、变革型领导者的行为模式
第二节 改革者的核心素质
一、“不忘初心”的大忠诚
二、“不怕丢官”的大担当
三、“方圆兼顾”的大智慧
第三节 改革家:策略与命运
一、凝聚共识,打开突破口
二、精准施策,调动积极性
三、把握节奏,提升穿透力
四、知所进退,跳出周期律
案 例 里根的变革领导力
第三章 共启变革愿景
第一节 愿景领导的感召力
一、愿景领导理论
二、组织的核心理念
三、组织的未来展望
第二节 勾画与构建愿景
一、有效愿景的特征
二、领导者是梦想家
三、激发共同的想象
第三节 沟通与完善愿景
一、愿景沟通的技巧
二、不断完善愿景
三、凝聚改革共识
案 例 撒切尔论经济变革
第四章 凝聚变革力量
第一节 组建变革团队
一、变革团队的角色与类型
二、形成强有力的变革团队
三、从变革团队到变革联盟
第二节 促进团队协作
一、培育使命感和团队精神
二、强化改革领导小组功能
三、以正向激励调动积极性
第三节 重用“改革促进派”
一、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二、如何识别“改革促进派”
三、如何用好“改革促进派”
案 例 地方“深改组”观察
第五章 关键在于落实
第一节 提升改革执行力
一、执行力研究的缘起与内涵
二、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
三、提升执行力的基本途径
第二节 打开突破口
一、领导者要有超强的执行力
二、以“点”的突破带动全局
三、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
第三节 变革的流程再造
一、流程再造:从理论到实践
二、“互联网 ”时代的新趋势
三、推进流程再造的着力点
案 例 县委书记“抓落实”
第六章 消除变革阻力
第一节 变革阻力从哪里来?
一、理性地认识变革阻力
二、抵制变革的个体因素
三、抵制变革的组织因素
第二节 消除阻力与增强动力
一、开发变革的动力源
二、尊重变革的反对者
三、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四、增强组织变革能力
第三节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改革“最后一公里”的界定
二、“最后一公里”的生成机制
三、“最后一公里”的破解之策
案 例 “督查风暴”下的地方政府
第七章 用好考核指挥棒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绩效评估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
二、我国改革评估的进展与不足
三、改革绩效评估为何难以深入
四、把改革绩效评估作为突破口
第二节 让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
一、选人用人是一张“王牌”
二、让一线改革者成为“香饽饽”
三、“谁反对改革,就让谁下台”
第三节 既要纠错,也要容错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
二、宽严相济、便于操作
三、推进一整套制度建设
案 例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第八章 推动持续变革
第一节 跨越变革的“陷阱”
一、变革的可持续难题
二、变革的陷阱与误区
三、持续变革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洞悉并把握改革的大趋势
一、“改革首先要刀刃向内”
二、进一步激发市场的活力
三、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第三节 正视艰巨性,用好方法论
一、变革与秩序
二、认识与行动
三、制度与人才
案 例 什么样的地方创新最可持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