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丛书
¥
11.7
2.4折
¥
48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彗生 编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000668634927857668
上书时间2024-09-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彗生 编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7
-
版次
1
-
ISBN
978756145357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0页
-
字数
126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青少年德育教育课外系列读本
- 【内容简介】
-
“孝”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前,已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据文献记载,自殷商时代起,统治者已经讲孝并大力提倡孝行,孝道也大大地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这时的孝,不仅是对父母,也包括对死去已久的先祖。周的统治者把“孝”当成人的重要品德,是能否当官为吏的衡量标准,从而奠定了两千年传统家族伦理道德规范的雏形。
孔子把“孝”作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之一。“孝”是子女爱父母的道德,这种道德要求子女对待父母,不仅能赡养老人,而且还要尊敬老人。孔子认为孝有三层含义: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依礼的准则来孝敬他们。父母死后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安葬;还要按照礼的准则进行祭祀。孟子尤其重视“孝悌”,他认为尧舜之道的基本精神就是孝悌。“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人人恪守孝道,天下则治则平。
荀子、曾子继承了孔子孝为本的思想,认为孝是众德之本。《孝经》主张:一,对父母要奉养与服从。二,对父母要尊敬,要安慰。三,谦虚谨慎,恪守先三之道。诸侯的“孝”道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则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司马光、程颢、程颐、朱熹及很多儒学之士,把“孝”视为最高道德,认为是诸德的根本。因家庭是国家的基础,统治者要求人能尽孝道于家,那么在外就会忠君。即所谓事父能孝,事君必忠,忠是孝的外延。孝的确是诸德的基础。人若不孝,则很难取善于人。与人不善,则不能取信于人,故失去为人的基本道德。
- 【目录】
-
弊絮单席尽孝心
曹娥寻父投东江
吉翂为父申冤
恪守遗示葬孝经
剡子扮鹿取奶
优览劝人敬寡母
李密孝祖上“陈情表”
殚精竭虑安父心
杜环义奉常母
夫妻同死尽忠孝
闽子骞保护继母
沣周岱夜取泉水
子路背米孝双亲
千里寻母尽孝心
扇枕温席传孝名
世代家传研《周官》
王原千里寻父
朱寿昌同州认母
方观承北国探亲
夏统洛阳买药
千里出塞慰双亲
卧冰捕鱼只为孝
孙思邈学医孝双亲
缇萦上书救父
岳飞孝母赴国难
谢定住打虎救母
拓跋宏为父吸痈
伪造家书苦用心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