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团法人之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财团法人之研究

10.52 1.9折 56 八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岩 著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1003089327984476164

上书时间2024-06-26

转转超品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胡岩 著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2046950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0页
  • 字数 350千字
【内容简介】
  《财团法人之研究》由胡岩所著,本书主要研究财团法人制度,《财团法人之研究》共分9个部分,包括导论、6章、立法建议和结论。
  "导论"主要是讨论研究的缘起,就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同时对财团法人所涉及的相关制度即所谓"民间组织",就我国的制度现状做简单的介绍,并分析本书选题的研究意义。在导论中,对于本书所涉及的文献与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于"财团法人"的概念做了简要的界定,本书研究的财团法人是以大陆法的制度为背景进行研究,同时借鉴其他各国法律中制度功能类似的法律规范进行分析。
  第一章主要介绍财团法人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对大陆法中的"财团法人"的概念进行分析,分析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分析财团法人的概念内涵,同时根据不同的功能与标准介绍财团法人在各国法律中的典型分类;二是分析财团法人的外延,通过与相关的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如与社团法人、公益法人、非营利组织、公益信托、破产财团等进行比较分析,这些概念都不同程度上与财团法人存在关联。
  第二章主要对法人制度的历史渊源和价值渊源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古罗马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法人与财团法人的形成历程,同时从个人主义法人观和团体主义法人观分析了财团法人制度的价值起源,个人主义法人观认为法人没有伦理人格,故法人资格纯为法律技术的拟制,而团体主义法入观则认为法人同样具有意志,是属于社会实在,因此应该获得法律的认可。基于不同的法人观,对于财团法人的制度设计也会有不同的影响。同时本章还对于非营利组织在现代社会中所发生概念的理论进行介绍与评价,之所以引用该部分内容,是因为财团法人作为非营利组织法律形式的一种,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功能是相同的,而对于这部分理论的介绍,将引导我们在完成财团法人法律制度设计时,关注如何更完美实现财团法人的功能。
  第三章主要是对财团法人设立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设立财团法人首先要有设立行为,即要有捐助行为,本章介绍了捐助行为的主体、性质以及成立与生效、捐助行为的撤回与撤销;同时介绍了捐助行为的形式:捐助章程与遗嘱;财团法人是以财产为基础设立的法人,在本章中分析了作为财团法人基础的捐助财产的意义、确定以及移转,鉴于我国已经通过的《物权法》,确定财产移转的时间应该是在财团法人设立之后。本章还探讨了对于财团法人名称选择的规定。对于财团法人的设立,需要政府的审查,本章探讨了政府审查的模式以及相关的制度安排,本书认为对于财团法人的设立,应考虑"单一"审查制度,即规定一个部门对于财团法人的设立进行审查,在对目的事业的发展存在疑问时,主管部门可以征询目的事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四章主要讨论财团法人的运作制度,对于财团法人而言,没有独立的意思机关,捐助人的意思就是财团法人的意思,而表现捐助人意思的章程或者遗嘱就成为财团法人运作的基础,而对于章程或者遗嘱的修改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对于财团法人的管理机构,本章重点分析了董事会的设立、董事选任的条件以及董事会运作的基本规范,还分析了其他机构如监事会,同时对捐助人与受益人在财团法人运作中的法律地位进行分析。
  第五章是对于财团法人的外部监督制度进行分析。财团法人的监督分为由监事会、捐助人和受益人等利害关系人实施的内部监督,和由政府与社会进行的外部监督。本章首先讨论了外部监督的基本理论,分别分析了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对财团法人的监督活动;其次就财团法入监督中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对于法人的财产处分的限制、会计制度的设计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而对于财团法人中出现的特殊类型:公设财团法人的有关监督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章对财团法人的监督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认为政府对财团法人的监督不应从防弊出发,而应从服务考量出发,鼓励并协助财团法人良性发展。
  第六章是讨论财团法人的终止制度。任何法人都有终止的时候,法人的终止是指法人人格的消灭。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法人,本章首先讨论了财团法人终止的事由,包括一般法人终止的事由和财团法人特定的终止事由,接着分析了财团法人的清算程序,然后对于财团法人清算后财产的归属进行分析,根据各国立法状况分析了5种办法,本书认为应该将剩余财产归属于同类目的的法人。最后讨论了财团法人的分立与合并。
  本书的最后是根据本书的研究提出立法建议,对于未来我国财团法人的立法选择根据本书的研究提出的建议,包括立法模式的选择,设立、管理与监督等相关问题的制度设计等问题。
  结论是对本书研究进行的总结,简要分析本书的内容,并对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作者简介】
  胡岩,男,湖南澧县人,现为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法官学院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兼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硕士生导师,清华大学中国财税研究所研究员,并于1998年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2009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其在《比较法研究》、《当代经济研究》、《法律适用》、《人民司法》、《北京工商大学学报》、《人民法院报》等多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参与编写出版专著教材两部,其中参与编写的江平教授主编的《中国物权法教程》获得司法部"第三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同时曾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多次并做主题发言,参加国际、国家级和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目前的研究领域为:侵权法、民法总论、法与经济学、司法制度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内容摘要
导论:为什么我们需要财团法人制度?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二、制度现状与研究意义
三、文献分析与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比较视野下的财团法人概念
一、财团法人涵义的分析与思考
二、功能取向与类型划分
三、财团法人相关概念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赋予人格的财产
--理论变迁与功能分析
一、财团法人制度的历史渊源
二、财团法人制度的价值渊源
三、财团法人制度的社会功能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财团法人设立制度研究
一、财团法人的设立行为:捐助行为的性质及其效力
二、设立行为的形式:捐助章程与遗嘱的制定
三、设立目的合法性的审查:公益目的的认定
四、财团法人设立的基础:捐助财产及其转移
五、财团法人名称的选择
六、财团法人设立的完成:许可与登记
本章小结
第四章财团法人运作制度研究
一、财团法人运作的基础:捐助章程与遗嘱的效力与修改
二、财团法人运作的前提:能力的限制
三、财团法人运作设计的主要考量:“委托一代理问题”
四、财团法人的运作机关设计:董事会与董事的选任、职权
五、财团法人的其他运作机关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财团法人外部监督制度研究
一、财团法人监督的基础理论
二、行政机关的监督
三、司法机关的监督
四、财团法人监督的主要问题
五、财团法人监督的特殊问题:公设财团法人
六、财团法人监督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本章小结
【附】我国当前民间组织业务主管部门监督问题浅析
第六章财团法人终止制度研究
一、财团法人终止的起点:解散的事由
二、财团法人的清算程序
三、财团法人终止的终点:解散后财产的归属
四、财团法人的另类终止:法人的重组
本章小结
立法建议:我国建立财团法人的制度选择
一、立法模式的选择
二、设立模式的确定
三、设立行为性质的确定
四、管理模式的确定
五、监督机关的确定
六、财务监督与信息披露
七、财团解散事由的确定
八、清算后财产的归属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