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

10.52 1.9折 56 八品

仅1件

天津宝坻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亚平 著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1044873900816596994

上书时间2024-06-05

转转超品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亚平 著
  •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1
  • ISBN 9787201061023
  • 定价 5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88页
【内容简介】
《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是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行政管理发展的回顾与总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中国社会开始转型。在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中,政府的公共行政也得到了全面更新。《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选取了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职能、行政机构、行政决策、人事行政、行政法治、政务公开、行政方法、廉政建设、行政监督和公共财政等行政领域,对发生在各个领域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其成果对于行政发展的继往开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沈亚平,博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学研究,代表作为《公共行政研究》、《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社会转型与行政发展》、《行政学》等,总主编“21世纪公共行政学系列教材”,主编《公共行政学》、《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公共管理案例分析》、《行政法学案例分析》等,发表《当代中国行政发展: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现代政府制度:行政发展研究的新视角》、《从公共服务型政府到社会取向型政府》、《转型社会中的行政发展》和《从文化素质教育到文化能力培养》、《高等教育的改革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更新》等专业和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
【目录】
导论
一、历史转折点上的战略决策
二、适应经济体制转轨的行政发展
三、关于行政发展的反思和展望
第一章传承与嬗变:行政理念创新
第一节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理念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
二、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理念
第二节社会转型要求创新行政理念
一、社会转型:当代中国行政理念创新的动力和方向
二、适应社会转型要求的行政理念
第三节新时期行政理念的协调发展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三、正确处理现代行政理念与传统行政理念的关系
四、开展有效的传播沟通
第二章跨越“死一乱”循环:中央与地方行政体制调整
第一节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背景
二、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思路
三、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措施
四、改革开放初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成效
第二节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尝试
一、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背景
二、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思路
三、转型期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新世纪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新发展
一、新世纪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时代背景
二、新世纪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思路
三、新世纪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措施
第三章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职能转变
第一节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基本考察
一、政府职责的范围与实现方式”
二、政府职能重心
第二节政府职能转变的启动及成效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酝酿阶段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启动阶段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开端
四、政府职能转变起始阶段所取得的成效
第三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及其问题
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互动
四、《行政许可法》的出台及其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动
第四节服务型政府理念引导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一、以服务型政府为导向转变政府职能的必然性
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所取得的成就
三、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途径
第四章走出“精简—膨胀”困境:行政机构改革
第一节旧体制下行政机构发展的回顾
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初始时期
二、全面经济建设时期
三、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第二节改革开放后行政机构改革的积极推进
一、改革开放初期行政机构改革
二、行政机构改革缺乏成效的归因分析
三、行政机构改革的新思维
四、行政机构改革的深化
第三节世纪之交行政机构改革的新发展”
一、1998年行政机构改革
二、2003年行政机构改革
第四节改革开放30年来行政机构改革的思考
一、深化机构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
二、深化机构改革应当具备的条件
三、行政机构改革的经验
四、对未来行政机构改革的展望
第五章从“传统”到“现代”:行政决策体制变革
第一节关于中共党代会决策体制改革思路的沿寻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决策体制的发展历程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关于决策体制的探索
三、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完善决策体制的实践
第二节中国政府改革行政决策体制的实践
一、行政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及其成就“
二、深圳的“行政三分”实践
三、我国行政决策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一、健全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
二、建立行政决策科学化的保障机制
三、健全行政决策的法律规范”
第六章建设现代公职人员队伍:干部人事制度变迁
第一节中共十三大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一、1978年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尝试与探索
二、中共十三大与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三、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公务员制度试点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一、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
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中的问题
第三节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一、突破——新法旧例之比较
二、对我国公务员制度未来的展望
第七章走上依法治国之路:现代行政法治发展
第一节经济体制改革与治国方略转变的启动
一、法治与人治之争——探知法治的意涵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代选择法治
三、依法治国方略的酝酿——对体制变革的回应
第二节中共十五大报告与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折
一、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二、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折:从法制到法治
三、依法治国与行政法治”
第三节社会主义行政法治建设的新发展
一、法治的新发展:从行政国走向法治国”
二、行政执法方式的革新:从权力到权利
三、行政权监控方式的改进:从事后监督到全面规范
第八章让阳光照亮政府:政务公开建设
第一节政务公开与公民知情权
一、政务公开制度的法理基础和宪法依据
二、政务公开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实践历程
三、实施政务公开制度的意义
第二节地方和中央政务公开立法的实践
一、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建设概况
二、地方政府政务公开立法文本分析
三、地方政府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
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及其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统
第三节政务公开的前景展望
一、观念更新
二、法律保障
三、制度完善
第九章办公室生产力的提高:行政方法技术更新
第一节信息技术革命与政府管理
一、信息技术革命
二、政府管理
三、信息技术革命对于政府管理的意义
第二节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
一、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运用的历程
二、信息技术运用在政府管理中取得的成绩
第三节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与展望
一、信息技术运用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运用的展望
第十章打造新时期政府合法性基础:反腐倡廉实践
第一节社会转型期腐败现象分析
一、转型期腐败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腐败的含义、分类及其成因分析
三、中央领导反腐败的论述
第二节转型期腐败现象与反腐败的制度建设
一、腐败现象考察
二、改革开放后的反腐败制度发展
第三节廉政建设中的问题与展望
一、廉政建设中的问题
二、廉政建设的未来展望
第十一章规范制约权力:行政监督系统建设
第一节关于权力制约的分析与设计
一、权力与行政权力
二、行政权力与行政监督
三、社会转型期关于行政监督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关于行政监督立法
一、自律机制
二、他律机制
第三节行政监督的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创新行政监督机制,完善我国行政监督
三、加强行政监督,推行行政问责制
第十二章奠定规范高效的庶政之基:公共财政制度改革
第一节从“大锅饭”到“分灶吃饭”再到“分税制”
一、统收统支的“大锅饭”阶段
二、财政包于的“分灶吃饭”阶段
三、“分税制”阶段
第二节预算体制的改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一、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历史发展
二、我国预算体制改革的简要评价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第三节政府采购制度
一、政府采购与政府采购制度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历史发展
三、政府采购制度的绩效评价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