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道家“德”观念研究
¥
120
5.3折
¥
228
九品
仅1件
作者 叶树勋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05
版次 1
装帧 其他
货号 E4-5
上书时间 2024-12-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作者
叶树勋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05
版次
1
ISBN
9787520399753
定价
228.00元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德”的重造与“道”的升华是道家哲学突破的两个基本维度。理解道家哲学时一般聚焦于“道”,“德”的维度还有待进一步关注。本书是对先秦道家“德”观念的系统论述,通过考察其演变历程及深层构造,呈现它在道家哲学中的意义和角色。从中可以看到,殷周以降作为政治—宗教观念的“德”,在老子的改造之下以新的姿态进入道家思想,通过庄子和黄老学派的不同向度的发展,它的义涵越发丰富多样;“德”在道家思想整体上存在一个底层构造,道与物、道与人、己与他、王与民这四组关系是“德”的基底,它在这些关系中均处于枢纽和关键的位置,以四组关系为基础,道家贡献出世界观、心性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几个方面的学说。“德”的开展本质上是道家哲学不断丰富自身的过程,以此为线索,我们可以重新审视道家哲学的意蕴和性格。在方法上本书尝试对观念史研究作新的探索,同时注重语文分析在哲学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叶树勋,男,1983年生,广东河源人。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先秦儒道哲学、出土简帛思想等领域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一般项目。在《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编有《朱右白文存》《杨鸿烈文存》,合译有《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960—1279)》。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一 问题缘起 二 既往研究述要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文本概述 第一章 思想渊源:“德”观念的前诸子形态 第一节 “德”在殷商时期 一 作为文字的“德” 二 作为观念的“德” 第二节 西周的“德”观念 一 “德”的字形 二 “德”的含义 三 “德”与“得”的关系问题 四 “德”的主体、面向及其关系性 第三节 “德”在春秋时期的发展 一 “德”的含义 二 “德”“得”之关联 三 “德”的主体、面向及其变化趋势 四 “德”之困境及其思想转型 第四节 综论 第二章 新意域的开创:老子的“德”观念 第一节 “下德”与“上德”:“德”的批判与重建 一 《德经》首章的文本问题 二 概念关系和意义结构 三 《德经》首章的思想史意义 第二节 思域的扩展:道、物之间的“德” 一 道之“玄德”:道生养万物的大功德 二 “德畜之”与“德”义再论 三 道体德用之关系及其成立依据 四 “万物得一”与物德论的渊源 第三节 人、道之间“德”的心性意义 一 “德”之“得道”义再考 二 作为觉道之潜质的“德” 三 “德”的异化及其成因 四 “德”的复归与“心”的作用 第四节 王、民之间“德”的政治意涵 一 心性之“德”的政治功效 二 “玄德”: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诉求 三 老子德政理念的层次及其特点 第五节 综论 第三章 个人德性的彰显:庄学的“德”观念 第一节 物德论的呈现:“德”在道、物之间 一 “德”“得”关联与“德”义转向 二 “道”与“德”的关系 三 “德”与“性”的区别与联系 四 物德思想合论 第二节 生命之“德”的多重思域:从天真之质到游和之境 一 作为生命本质的天真之“德” 二 天真之“德”在俗世生活之异化 三 “悬解”:化除物累而葆养天德 四 作为“德”之焕发的游和之境 第三节 政治场域中“德”思想的展开 一 作为理想天下的“至德之世” 二 由“私”而“为”与“德”之“下衰” 三 “在宥”“藏天下”与“德”的回归 四 庄子德政思想的构造及其特点 五 “悬解”与“在宥”:成德之两路及其内在联系 第四节 综论 第四章 探寻德政的基础:《管子》四篇的“德”观念 第一节 “德”在道、物、气之间 一 道的化育之“德”与物的所得之“德” 二 精气语境中“德”的表现 第二节 “内德”的境地及其修养方式 一 作为精气和畅状态的“内德” 二 “内德”修养中身体的角色 三 “心术”与“内德”之修养 第三节 政治领域中“内德”的运用 一 政治行为正当性的基础 二 从内圣到外王:黄老政治思想的内在理路 第四节 综论 第五章 德政的开展:《黄帝四经》的“德”观念 第一节 “德”在天地场景 一 天地之德行及其两种表现 二 理论结构之演化 第二节 “德”作为为政之原则 一 “玄德”:“王术”的内在基础 二 “明德”与德政的正当性依据 三 德政两个传统的结合与改造 四 “德”的内外之辨与价值意涵 第三节 作为治理措施的“德”与“刑” 一 “德”“刑”之关系 二 “德”“刑”正当性的基础 三 法制当中“德”“刑”之施展 第四节 综论 结语 一 “德”在道家思想的历程 二 “德”的义理构造与道家的关系学说 三 “德”与“道”“性”“心” 四 “德”在道儒之间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本店暂时无法向该地区发货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