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与工业化(中华现代学术名著7)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农业与工业化(中华现代学术名著7)

23.5 5.6折 42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培刚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100172837

上书时间2025-01-05

尚贤文化济南分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培刚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 2019-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72837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D32开B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0页
  • 丛书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4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的《哈佛经济丛书》第85卷,是第一本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学术专著,曾获该校1946-1947年度Z佳论文奖和“威尔士奖金”,在国际上声誉卓著,被誉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1951年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1969年,英文本又在美国再版。

 

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将面临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为中心目标,从世界范围来探讨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农业与工业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调整和变动的问题。作者从大师的历史文献和统计资料中,向英、法、德、美、日、苏联诸国,寻求“产业革命”以来它们各自实行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并立足于农业国家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加以考察。

 


【作者简介】

张培刚(1913-2011),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1913年生,193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1941—1945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

【目录】


英文版序言

自序

《农业与化》的来龙去脉

农业国化理论概述

导论

章 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述评

节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第二节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partial equilibrium approach)

第三节 区位理论分析方法(approach from the location theory)

第四节 分析方法

第二章 农业与的相互依存关系

节 联系因素之一:食粮

一、人与食粮

二、食粮与经济活动的区位化

三、收入与对粮食的需要

第二节 联系因素之二:原料

一、加速与周期变动

二、原料成本与区位

第三节 联系因素之三:劳动力

一、人与劳动力供给

二、人的职业转移――劳动力自农村转入工商业以及自工商业转入农业

第四节 农民作为买者与者

一、农民作为买者

二、农民作为者

第三章 化的理论

节 化与产业

第二节 演进中的发动因素与因素

一、发动因素:企业创新管理才能及生产技术

二、限节因素:资源及人

第三节 化的类型

一、化的开始

二、化的程序和阶段

三、化的速度

第四章 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

节 发展与农业改良

第二节 当作生产单位的农场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

一、机械化的方式

二、机械化的条件

三、机械化对于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 农作方式的重新定向

第五节 农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第五章 化对于农场劳动的影响

节 关于“补偿作用”(pensatory effects)的诸种学说

第二节 劳动在农业收入中所得的份额

第三节 劳动力从农场到工厂的转移

一、关于行业间及区域间劳动力转移的学说

二、机器代替农场劳动力

三、对于农场劳动力的吸引和吸收

第六章 农业国的化

节 农业与中国的化

一、简释

二、农业在化中的作用

三、农业上的调整

第二节 从国到农业国的资本移动

第三节 农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

一、农业与之间贸易的特征和转变

二、农业国与国的贸易条件

三、农业国化对于老国的影响

结语

一、的发展与农业的改革及改良

二、所谓农业与的衡

三、农业国与国的经济关系

四、关于中国化问题的几点讨论

附录(一) 对“”概念的探讨

附录(二) 农业作为一种“”与农业对等于

参书目

英汉人名对照

张培刚先生学术年表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