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在东交民巷的那些日子
¥
16.8
3.4折
¥
50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英]朱莉娅·博伊德 著;向丽娟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6-10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100126489
上书时间2024-12-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英]朱莉娅·博伊德 著;向丽娟 译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16-10
-
版次
1
-
ISBN
9787100126489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24页
-
字数
100千字
- 【内容简介】
-
这是片方圆不到一平方英里的区域,离紫禁城不远,紧挨着北京内城的东南角。从1900年一直到1949年,它曾是外墙高筑、戒备森严的外交飞地,坐落着使馆、兵营、教堂、银行、邮局、医院,居住着在北京的大部分外国人。
在这些外国人中,大部分是外交人员,也有传教士、记者、医生、教师、艺术家和流亡者。他们延续着自己一贯的生活方式,自视高人一等,经常对墙外的中国评头论足。而在北京不断上演的近现代史大戏中,他们也成为亲历者与观察者。
为了回溯20世纪前50年的时光,本书作者在讲述故事时引用了大量资料,包括文件、书信、著作与私人日记。记录者中不乏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国外交家蓝浦生、法国作家圣琼·佩斯、美国将军史迪威这样的名人。
本书为形形色色的外国人,以及中国本身绘制了一幅幅令人炫目的肖像画,宛如从来无人讲述过的一个情感交织又扑朔迷离的故事。
东交民巷历史简介:
今日东交民巷昔日称江米巷,*早是位于元大都南城外的一条东西向街巷,明代被圈入城内。明代在中轴线上建有棋盘街(位于正阳门内),江米巷被截为东、西两段。东段称东江米巷,西段称西江米巷。东江米巷因位于皇城东南,临近明、清两代六部衙署,尤其是中央政府的“礼部”和专门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进京朝见皇帝的“会同馆”在这条街西边,因此,在这条街上经常可以见到外国使节。因“江米”与“交民”谐音,“交民”更
突出了这条街的特色,“东江米巷”名称逐渐被“东交民巷”名称所代替。
1860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以武力胁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依照“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的条款,英国率先在东交民巷梁公府基址上建立了*个公使馆。然后法国、美国、德国、日本等也先后建立了使馆。
1900年发生庚子事变,后依照《辛丑条约》的规定,使馆区内禁止中国人居住,而由各国自行管理并防守。东交民巷终于变成了“国中之国”。
经历过“一战”的胜利、民国的建立、民国迁都南京和日本的占领,直至新中国成立,政府才*终收回了整个东交民巷的管理权。
东交民巷历史文化保护区经规划复建后,目前已成为北京市*的一片近代历史文化保护区。
- 【作者简介】
-
朱莉娅•博伊德(Julia Boyd)曾著有《家具的故事》 《汉娜•里德尔:在日本的英国女人》和《杰出医生布莱克威尔:第一个女内科医师的一生》。她曾管理英联邦英语联合会,并担任过温斯顿•丘吉尔纪念馆托管委员会主席。
她的丈夫博伊德爵士(John Boyd)曾担任英国驻日本大使、大英博物馆主席、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长、英国亚洲之家主席。
- 【目录】
-
目录
第一章 拳民与“蛮夷”
第二章 拨云见日
第三章 回首往昔
第四章 紫禁城的落日
第五章 改变中国
第六章 共和之梦
第七章 “一战”
第八章 中国参战
第九章 教授和预言家
第十章 野餐和赛马
第十一章 红白苏俄
第十二章 南京插曲
第十三章 龙骨搜寻者
第十四章 乌云压城
第十五章 天堂中最后的日子
第十六章 曲终人散
游戏结束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