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研究978751082563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艺术精神·石涛之研究9787510825637

28.37 3.2折 88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复观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25637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9787510825637

上书时间2024-10-09

果核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复观(1903--1982),原名秉常,字佛观,后由熊十力更名为复观。湖北浠水人。 徐复观在抗战时期曾师事熊十力,接受熊十力“欲救中国,必须先救学术”的思想,从此下决心去正从学。其为学不喜行而上学的哲学,以为探讨中国文化不能离开具体平实的现实世界,着重于历史时空中展现的具体世界。徐复观在先秦两汉思想史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主张要在中国文化中找出可以和民主衔接的内容,力图揭示历目前个人主义与专制政体、道德与政治的对立和冲突。强调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与传统思想文化应加以区分,认为儒家思想在长期专制压迫下必然回歪曲和变形,说明专制政体压歪和阻遏了儒家思想的正常发展,却不能说儒学就是专制的“护符”。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始于殷周之际,以人性论为其主干,而孔、孟、老、庄及宋明理学家的人性论就是中国人性思想的主流。

目录
中国艺术精神
自叙
再版序
三版自序
第一章 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
第一节 我国古代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
第二节 孔子与音乐
第三节 孔门乐教传承的典籍——《乐论》与《乐记》的若干考证
第四节 音乐中的美与善
第五节 仁与乐的统一
第六节 音乐在政治教化上的意义
第七节 音乐与人格修养
第八节 音乐艺术价值的根源
第九节 孔子对文学的启示
第十节 孔门艺术精神的转化与没落
第二章 中国艺术精神主体之呈现——庄子的再发现
第一节 问题的导出
第二节 道家的所谓道与艺术精神
第三节 美、乐(音洛,后同)、巧等问题
第四节 精神的自由解放——“游”
第五节 游的基本条件——无用与和
第六节 心斋与知觉活动
第七节 艺术精神的主体——心斋之心与现象学的纯粹意识
第八节 心斋的虚、静、明
第九节 心的主客合一
第十节 艺术的共感
第十一节 艺术的想象
第十二节 庄子的美的观照
第十三节 庄子的艺术的人生观、宇宙观
第十四节 庄子的艺术的生死观
第十五节 庄子的艺术的政治观
第十六节 庄子的艺术的创造
第十七节 庄子的艺术欣赏
第十八节 结论
第三章 释气韵生动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书(字)与画的关系问题
第三节 玄学的推演及人伦鉴识的转换
第四节 由人伦鉴识转向绘画―传神与气韵生动
第五节 谢赫在画论中的地位问题
第六节 气与韵应各为一义
第七节 气韵的气
第八节 气韵的韵
第九节 气韵兼举的意义
第十节 气韵向山水画的发展
第十一节 气韵与生动的关系
第十二节 气韵与形似问题
第十三节 气韵在创造历程中的先后问题
第十四节 气韵的可学不可学问题
第四章 魏晋玄学与山水画的兴起
第一节 由人物向山水
第二节 山水与文学
第三节 由《世说新语》看玄学与自然
第四节 最早的山水画论——宗炳的《画山水序》
第五节 王微的《叙画》
第五章 唐代山水画的发展及其画论
第一节 山水画之停滞与发展
第二节 水墨山水画的出现
第三节 杜甫的题画诗
第四节 唐代文人的画论
第五节 张彦远的画论
第六章 荆浩《笔法记》的再发现
第一节 荆浩著作的著录情形
第二节 《山水诀》、《山水论》、《山水赋》的混乱
第三节 另一部《山水诀》的问题
第四节 荆浩的《山水诀》即《笔法记》
第五节 《笔法记》校释
第七章 逸格地位的奠定——《益州名画录》的一研究
第一节 宋初山水画的完成
第二节 《山水松石格》的问题
第三节 《益州名画录》的若干问题
第四节 逸格的优选推重者
第五节 所谓逸格
第六节 从能格到神格
第七节 逸的把握
第八节 由人之逸向画之逸
第八章 山水画创作体验的总结——郭熙的《林泉高致》
第一节 郭熙的生平
第二节 郭熙对山水画的评价
第三节 精神的陶养
第四节 内外交相养
第五节 穷观极照下的山水形相
第六节 选择与创造
第七节 观照时的远望
第八节 形与灵的统一——远的自觉
第九节 向平远的展开
第十节 创作时精神的专一精明
第九章 宋代的文人画论
第一节 山水画与欧阳修的古文运劫
第二节 苏氏兄弟
第三节 黄山谷
第四节 晁补之的“遗物以观物”
第十章 环绕南北宗的诸问题
第一节 南北分宗的优选提出者
第二节 对分宗说批评的反批评
第三节 董其昌的艺术思想
第四节 南宗的诸问题
第五节 赵松雪画史地位的重估
第六节 北宗的诸问题
第七节 结论
石涛之一研究
题辞
自序
增补版自序
第三版自序
补记
石涛《画语录》中的“一画”研究
一、有关石涛平生的若干补充意见
二、过去对“一画”解释的两条路线
三、一画是什么?
四、有法与无法问题的解决
五、为艺术家奠定主脑
六、一画在创作中的效用
七、一画须由修养而得
八、画的究竟义
九、艺术心灵的开辟与生活实践
石涛晚年弃僧人道的若干问题
一、石涛晚年为道士
二、三通书札的异同
三、由石涛及八大山人的生年、行迹,推断三通书札的真伪
四、石涛弃僧人道的原因(一)——石涛僧系的政治背景
五、石涛弃僧人道的原因(二)——另一僧系所给与石涛的冲激及转变
六、与鉴别石涛画迹真伪的关系
环绕石涛的“伪造”、“伪鉴”问题
石涛生年问题——答李叶霜、王方宇各先生
读无凤《清湘遗人的(五瑞图)》书后
再答李叶霜先生
石涛生年问题的余波——敬答王方宇先生
石涛生年问题补记
石涛的《画语录》与《画谱》问题

内容摘要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先生关于艺术方面的重要论著,自一九六六年由台湾地区中央书局抢先发售刊行以来,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印,影响深远。全书共分十章,前两章由孔子和庄子所代表的两个基型,作为中国艺术精神之穷极;其余八章专门谈画,按照历史的相关顺序探讨了山水画、画论、南北分宗等画史重要课题,突破了许多古人和现代人在文献、观念上的误解。《石涛之一研究》是徐复观先生对石涛研究专论的结集,基于他以往对中国画的研究,从对“一画”的解释,进而阐释石涛的画论,并批驳了以往一些对石涛画论的错误观点。本书还对石涛的生年问题进行探讨,并有石涛晚年弃僧入道的新发现,从而对石涛的生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