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百部978780736340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本草纲目/中华国学百部9787807363408

0.99 1.7折 6 八五品

仅1件

江苏南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李时珍

出版社三秦

ISBN9787807363408

出版时间2008-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元

货号9787807363408

上书时间2024-08-15

果核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为了能让这部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医学巨著得以最好的展现,被现代人更好的利用,编者特邀请中国中医研究院的专家审定,吸取巨典之精髓,重新编选了这部《本草纲目》以飨广大读者。
本书共选入单药800余种,每种药材列出正式的名称作为纲,附释名为目,以正其源;接着依次排列注解、辨疑、正误、四气五味、主治、附方等项,以阐明药物的产地、形状、性质等。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以精美的插图,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李渔,清初戏曲家,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谪凡、笠翁;生辰: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八月初七,卒于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正月十三(1611——1680),兰溪(今属浙江)人,著有《笠翁一家言全集》,包括诗文和《闲情偶寄》、戏曲《笠翁十种曲》、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长篇小说《合绵回文传》《连城璧》《连城璧外编》》《肉蒲团》等。人称中国古代*伟大的“女性鉴赏家”。 

目录
草部 山草类
甘草
人 参
沙 参
桔 梗
萎 蕤
肉苁蓉
赤箭天麻
白 术
狗 脊
巴戟天
淫羊藿
地 榆
丹 参
白 头翁
三 七
黄 连
黄 芩
防 风
羌独活
贝 母
山慈姑
水 仙
草部 芳草类
藁 本
白 芷
芍 药
牡 丹
山 柰
山 姜
益智子
肉豆蔻
姜 黄
茉 莉
郁金香
藿 香
马 兰
薄 荷
草部 隰草类

野 菊
茵陈蒿
夏枯草
刘寄奴草
鸡 冠
大蓟、小蓟
苎 麻
苘 麻
大 青


甘 蕉
麻 黄
龙须草
灯心草
地 黄
牛 膝
麦门冬
淡竹叶

蜀羊泉
迎春花
款冬花
决 明
车 前
狗舌草
狗尾草
连 翘
蓝 淀
青 黛
火炭母草
荩 草
半边莲
水甘草
蒺 藜
草部 毒草类
大 黄
商 陆
狼 毒
大 戟
蓖 麻
虎掌、天南星
半 夏
凤 仙
芫 花
荛 花
莽 草
荨 麻
海 芋
草部 蔓草类
菟丝子
五味子
覆盆子
使君子
牵牛子
月季花

天门冬
何首乌
土茯苓
白 敛

木 莲
天仙藤
草部 水草类
泽 泻
羊 蹄
草部 石草类
金星草
仙人掌草
谷部 麻麦稻类
胡 麻
亚 麻
大 麻
小 麦
大 麦
荞 麦
谷部 稷粟类
罂子粟
谷部 菽豆类
大 豆
豌 豆
蚕 豆
豇 豆
菜部 荤辛类


莱 菔
生 姜
胡萝卜
菜部 柔滑类
马齿苋
莴 苣
蒲公英
薯 蓣
百 合
菜部 兢菜类

冬 瓜
南 瓜
丝 瓜
苦 瓜
果部 五果类






果部 山果类

木 瓜

山 楂




枇 杷
杨 梅
樱 桃
银 杏
胡 桃
果部 夷果类
荔 枝
龙 眼
橄 榄
波罗蜜
无花果
果部 兢类
甜 瓜
西 瓜
葡 萄
猕猴桃
果部 水果类
莲 藕
木部 香木类




木 兰
丁 香
檀 香


芦 会
木部 乔木类

梧 桐

白 杨
巴 豆
木部 灌木类

酸 枣
金樱子
冬 青
五 加
紫 荆
木 槿
扶 桑
山 茶

蜡 梅
木 绵
木部 苞木类

虫部 卵生类
蜜 蜂
露蜂房

蜘 蛛

水 蛭
虫部 化生类
蚱 蝉
蜣 螂
虫部 湿生类
蟾 蜍
蛤 蟆

蝌 斗
蜈 蚣
蚯 蚓
鳞部 龙类

鳞部 蛇类
乌 蛇
水蛇
鳞部 鱼类
鲤 鱼
鲫 鱼
鲈 鱼
鲨 鱼
鳞部 无鳞鱼
河 豚
比目鱼
乌贼鱼

介部 龟鳖类
水 龟


介部 蚌蛤类
牡 蛎


蛤 蜊
海 螺
田 螺
禽部 水禽类



鹬骛



鸳鸯

禽部 原禽类





禽部 林禽类
斑 鸠

啄木鸟
乌 鸦
山 鹊
杜 鹃
禽部 山禽类
凤 凰
孔 雀
驼 鸟

兽部 畜类






金石部 金类


自然铜
铜矿石


生 铁
钢 铁
金石部 玉类

珊 瑚
宝 石
玻 璃
琉 璃
云 母
金石部石类
丹 砂
水 银

石 膏
石 灰
砒 石
金刚石
金石部卤石类
食 盐
石硫黄
矾 石
水部天水类
露 水
冬 霜
腊 雪
水部地水类
井泉水
磨刀水

内容摘要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三十余年的心血结晶。李时珍(1518年―1592年),蕲春县蕲州镇(今湖北蕲春)人。少年随父学医,曾精研古籍医典,并亲自上山采药,收集民间验方,有感于历代本草谬说过多,遂参考文献八百余种,结合实践,历时二十七年,撰成《本草纲目》五十二卷。全书共一百九十余万字,记载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其中三百七十四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绘图一千一百多幅,并附有一万一千多个药方。
另外书中还涉及了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历史等多个领域。因此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主编推荐
    《闲情偶寄》给了今人一个从过去的生活审美中寻求现代快乐生活的机会,对那些因日常的工作或学习而筋疲力尽的人来说,正是一个值得忙里偷闲仔细拜读的好作品;对那些有闲情逸致的人来说,也是通古辨今、提高生活审美情趣的好时机。 

精彩内容
 草部山草类甘草【释名】蜜甘(《别录》)、蜜草(《别录》)、美草(《别录》)、路草(《别录》)、灵通(《记事珠》)、国老(((别录》)。李时珍说: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佳,谓之粉草。
根【集解】李时珍说: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
【气味】甘,平,无毒。李时珍说:通人手足十二经。
【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旭,解毒。(《本经》)梢【主治】生用治胸中积热,去茎中痛,加酒煮玄胡索、苦楝子尤妙。(元素)头【主治】主痈肿,宜入吐药。(时珍)【发明】李时珍说:甘草外赤中黄,色兼坤离;味浓气薄,资全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普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然中满、呕吐,酒客之病,不喜其甘;而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与之相反,是以迂缓不可以救昏昧,而君子尝见嫉于宵人之意欤?
【附方】伤寒心悸,脉结代者: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日二服。(《伤寒类要》)人参
【释名】人菠(音参。或省作■)、黄参(吴普)、血参(《别录》)、人衔(《本经》)、鬼盖(《本经》)、神草(《别录》)、土精(((别录》)、地精(《广雅》)、海腴、皱面还丹(《广雅》)。人菠,神草。时珍日:人菠年深,浸渐长成者,根如人形,有神,故谓之人菠、神草。菠字从菠,亦浸渐之义。菠即浸字,后世因字文繁,遂以参星之字代之,从简便尔。
【集解】李时珍说:上党,今潞州也。民以人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其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今皆属于朝鲜矣。
根【气味】甘,微寒,无毒。
【主治】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运头痛,反胃吐食,痃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时珍)【发明】言闻说:人参生用气凉,熟用气温;味甘补阳,微苦补阴。
人参气味俱薄。气之薄者,生降熟升;味之薄者,生升熟降。如土虚火旺之病,则宜生参,凉薄之气,以泻火而补土,是纯用其气也;脾虚肺怯之病,宜用熟参,甘温之味,以补土而生金,是纯用其味也。
【附方】脾胃虚弱,不思饮食:生姜半斤取汁,白蜜十两,人参末四两,银锅煎成膏,每米饮调服一匙。(《普济方》)沙参
【释名】白参(吴普)、知母(《别录》)、羊乳(《别录》)、羊婆奶(《纲目》)、铃儿草(《别录》)、虎须(《别录》)、苦心(《别录》:又名文希,一名识美,一名志取)。
【集解】《别录》记载:沙参生河内川谷及冤句般阳续山,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又说:羊乳一名地黄,三月采,立夏后母死。
根【气味】苦,微寒,无毒。
【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本经》)清肺火,治久咳肺痿。(时珍)【发明】元素日: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代之,取其味甘也。
【附方】肺热咳嗽:沙参半两,水煎服之。(《卫生易简方》)桔梗【释名】白药(《别录》)、梗草(《别录》)、荠苊(《本经》)。时珍说:此草之根结实而梗直,故名。桔梗、荠苊乃一类,有甜、苦二种,故《本经》桔梗一名荠苊,而今俗呼荠苊为甜桔梗也。至《别录》始出荠苊条,分为二物,然其气味功用皆不同,当以《别录》为是。
【集解】(根)时珍曰:今但刮去浮皮,米泔水浸一夜,切片微炒用。
【气味】辛,微温,有小毒。时珍日:当以苦、辛、平为是。
【主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本经》):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时珍)【发明】时珍日:朱肱《活人书》治胸中痞满不痛,用桔梗、枳壳,取其通肺利膈下气也。张仲景《伤寒论》:治寒实结胸,用桔梗、贝母、
巴豆,取其温中消谷破积也。又治肺痈唾脓,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清肺,甘温泻火,又能排脓血、补内漏也。其治少阴证二三日咽痛,亦用桔梗、甘草,取其苦辛散寒,甘平除热,合而用之,能调寒热也。后人易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病。
【附方】肺痈咳嗽,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粥者,桔梗汤主之:桔梗一两,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升,分温再服。朝暮吐脓血则瘥(张仲景《金匮玉函方》);喉痹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煎一升,顿服。(《千金方》)委蕤【释名】女萎(《本经》)、葳蕤(吴普)、萎移(音威移)、委萎(《尔雅》)、萎香(《纲目》)、荧(音行《尔雅》。)、玉竹(《别录》)、地节(《别录》)。时珍日:按黄公绍《古今韵会》云:葳蕤,草木叶垂之貌。此草根长多须,如冠缨下垂之绥而有威仪,故以名之。凡羽盖旌旗之缨绥,皆象葳蕤,是矣。
【正误】李时珍说:《本经》女萎,乃《尔雅》委萎二字,即《别录》萎蕤也,上古钞写讹为女萎尔。古方治伤寒风虚用女萎者,即萎蕤也,皆承本草之讹而称之。诸家不察,因中品有女萎名字相同,遂致费辩如此。今正其误,只依《别录》书萎蕤为纲,以便寻检。其治泄痢女萎,乃蔓草也,见本条。
【集解】陶弘景说:今处处有之。根似黄精,小异。服食家亦用之。
根【修治】雷敫说:凡使勿用黄精并钩吻,二物相似。萎蕤节上有须毛,茎斑,叶尖处有小黄点,为不同。采得以竹刀刮去节皮,洗净,以蜜水浸一一宿,蒸了焙干用。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予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时珍)【发明】李时珍说:萎蕤性平味甘,柔润可食。故朱肱《南阳活人书》,治风温自汗身重,语言难出,用萎蕤汤,以之为君药。予每用治虚劳寒热瘸疟,及一切不足之证,用代参、耆,不寒不燥,大有殊功,不止于去风热湿毒而已,此昔人所未阐者也。
【附方】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
萎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附录】鹿药。(《开宝》)李时珍说:胡洽居士言鹿食九种解毒之草,此其一也。或云即是萎蕤,理亦近之。姑附以俟考访。
肉苁 蓉【释名】李时珍说:此物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
【修治】雷教说:凡使先须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去沙土浮甲,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有此能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也。
以甑蒸之,从午至酉取出,又用酥炙得所。
【气味】甘,微温,无毒。别录日:酸、咸。
【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瘕瘕。(《本经》)【发明】王好古说:命门相火不足者,以此补之,乃肾经血分药也。
【附方】补益劳伤,精败面黑:用苁蓉四两,水煮令烂,薄切细研精羊肉,分为四度,下五味,以米煮粥空心食。(《药性论》)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