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魔方:转动文化的六个面向
¥
26.3
7.5折
¥
35
全新
仅1件
作者张春晓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9787309151961
上书时间2024-11-0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春晓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9151961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8页
-
字数
210千字
- 【内容简介】
-
:
本书内容包括六大板块:时间,空间,黑社会,性别,左派和移民。每一章都将理论、香港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电影作品相结合,互相对照阐发。全书除了大概交代了香港电影史的脉络,对于重点影人影片的分析之外,还包括了历史哲学的线性进步史观,政治哲学的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空间理论、女性主义、香港与辛亥革命、抗战以及归回的历史、本土的社会政治运动、住房政策、关于少数族裔的人类学、移民历史……是一本以电影串联起来的、关于香港的知识的综合性著作。
摘要:
从抗战到内战再到铁幕落下后的冷战,香港电影也走过了一段从共赴时艰到左右对峙的旅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很快沦陷,许多电影人、资本家和知识分子来到香港,国共合作——如国民党的“中国电影制片厂”投资,蔡楚生、夏衍等左翼导演编剧制作的《孤岛天堂》(1939)——南北联动——由于时局动荡,电影制作常常需要香港、重庆、上海三地的公司和人员合作——共同谱写出一曲曲爱国救亡的战歌。彼时文艺界有所谓“国防”概念,意指通过各种文学艺术样式传播中国文化、宣扬爱国主义思想、鼓舞发动群众,有国防文学、国防戏剧、国防电影等等。香港早在1935年和1936年就由关文清冒着生命危险拍出《生命线》和《抵抗》。1937年起香港作为战争飞地,恰好变成了电影的制作基地——年产25部爱国影片。1938--1939年,国防电影发展至很好,产量虽有所降低但放映地区和影响力扩大,传播到东南亚和欧美。但是再往后国防电影变得疲沓下滑,或许有逃避现实的思想作祟,“爱国”口号之下开始渗入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甚至出现爱国歌舞片,随即民问故事、恐怖片、神怪武打片重新占据香港市场主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电影行业一度停滞,日军的“归乡”政策使香港人口从1941年的140万跌至1945年的60万。抗战结束,大量的平民、资本家、知识分子乃至特务间谍重新涌入香港,社会生活全面复苏,到1953年人口已经暴涨到250万人。就文艺界而言,抗战时期就有“南来文人”或“南来影人”的说法,绝大部分是上海的资深电影工作者。他们身在香港,心忧祖国,注重电影的品质、思想内涵和宣传教化,对香港本土电影过重的市井气和娱乐性不无轻蔑,甚至香港本地电影人在上海同行面前多少也自惭形秽(张建德,)。内战爆发后,文化人们再度“南来”——大多来自北京或上海,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文化修养以及各行各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香港的科教、传媒、文学、电影等领域迅速发挥作用,成为在香港文化未来二三十年的中坚力量。这些南来影人首先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中原心态”或曰“大中华心态”:认为自己是一种普世、正统、高雅、精英化的中华文化的代表;粤语文化虽不乏特色和活力,但放在中华文化的大谱系中,仍然只是地方性文化,在价值位阶上亦属于较低层次的俗文化、大众文化。其次有过客心态,即并不把香港真正当作自己的地方,只是躲避战乱的中转站——这种“借来的时问,借来的地方”的“漂浮感”,我们在后文还会一直遇到。再次,优越感和临时感结合起来,又催生出一种自怜感:南来影人不倾向于学习和融入本地文化,也不关注本地生活,固守自己的文化世界又感慨于不得已的身世坎坷、中华文化“花果飘零”(唐君毅语),这也成为了许多影人的创作母题。
P8-9
- 【目录】
-
:
前言 Why Hong Kong Matters?
前史
时间
“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
重述大历史的努力
1997香港回归
怀旧与拼贴
空间
电影中的香港地图
典型空间(普通住宅/九龙城寨/重庆大厦/走廊与楼梯)
影像化空问与都市人情感
黑社会
“黑社会”何以可能
吴宇森与英雄片
古惑仔的青春与政治
无间道与勾结式殖民主义
杜琪峰的黑色银河
性别
香港的女性主义电影
师奶
老人
港女
性工作者
同性恋
易装表演
左派
香港的左派
冷战时期的香港电影
左派作者(方育平/张之亮/许鞍华)
移民
潮起潮落的“放行”与“逃港”
内地移民
上海映像
越南故事
人在美国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