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文学视境中的新时期文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纯文学视境中的新时期文学

11 1.9折 5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毕光明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d1

上书时间2024-06-15

尚贤文化山东分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毕光明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6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22594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7页
  • 字数 353千字
【内容简介】
  《纯文学视境中的新时期文学》由毕光明编著。

  《纯文学视境中的新时期文学》从新的文学类型学角度对后毛泽东时代的文学思潮和作家作品进行艺术考察,描述当代社会政治变革带来的文学转型及历史与人性的审美表达,探讨新启蒙思想背景上文学史书写的多种途径,主要选取富有艺术创新价值的作品,将其置于社会历史变迁和文学思潮演变的背景上,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构建,多角度地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解读,着力阐释当代诗人和小说家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对革命话语及其社会实践规制人生和扭曲人性的艺术批判,论证纯文学以想象性的内心生活超越现实的独特价值。
【作者简介】
  毕光明,男,湖北浠水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理事,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学会常务理事。著有《文学复兴十年》、《虚构的力量:中国当代纯文学研究)、《批评的支点: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纯文学的历史批判》等。
【目录】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丛书”总序序第一章  八十年代的文学潮流    历史转折与文学复兴    人的文学:从“伤痕”到“反思”    新诗潮:从“朦胧诗”到“新生代诗”    文化对逆中的现代派文学潮流    精神的八十年代第二章  从废墟上崛起的新诗    朦胧诗的美学原则    北岛:艺术对现实的超越    顾城:一种唯灵的浪漫主义    舒婷的情感世界    谢冕北岛会谈记第三章  归来作家的创伤记忆    作为人格精神的“归来”的作家群    人生实现与文学实现:王蒙审美意识的张力场    《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艺术    张贤亮小说的创作模式    “七月派”三位落难诗人的悲怆写作第四章  寻根作家的创作意识    文化,与生存同义    “最后一个”:南方文化的钩沉    “异乡异闻”:生命本质的思考    《马桥词典》的语言哲学    《红高粱》的历史哲学第五章  新世纪的纯文学写作    文学面对现实的两种姿态:以“底层叙事”为例    《生死疲劳》:对历史的深度把握    《人面桃花》:关于时间的小说    《拾婴记》:人世温度的一次测试    拥抱美好的生命:格致散文启示录第六章  小说经典的文本分析(一)    文明落差间的心灵风景:铁凝的《哦,香雪》    弱者复仇的白日梦:莫言的《月光斩》    传统乡村文化孤魂的祭奠与礼赞:韩少功的《怒目金刚》    被掌控的现代人:范小青的《我们都在服务区》    难以告别的革命:蒋韵的《红色娘子军》    权力欲与大学病:汤吉夫的《大学纪事》第七章  小说经典的文本分析(二)    无药可治的生命之疼:陈希我的《我疼》    欲望时代的爱情病理分析报告:盛可以的《手术》    爱隋里的人生哲学:方格子的《像鞋一样的爱情》    触摸最柔软的部位:王手的《软肋》    天寒地冻有温情:杜光辉的《洗车场》    乡村女性的情欲戏剧:晓苏的《花被窝》第八章  纯文学立场的可能性    理解纯文学:兼与李陀先生商榷    纯文学及其研究的价值:对一种文学歧视的歧见    多元批评格局中的纯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第三种标准    为了生命的重量:《老屋的歌:史铁生创作论》后记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