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李薰传
¥
60.4
全新
仅1件
作者李望平、冼爱平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30390134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望平、冼爱平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1
-
版次
1
-
ISBN
9787030390134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4页
-
字数
5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科学文化系列
- 【内容简介】
-
李薰院士是国际著名的冶金和金属物理学家。李薰1937年考取公费留学英国;1940年获谢菲尔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世纪40年代,以研究发现钢中氢导致发裂及去氢规律,开拓了钢中氢研究领域:1951年获冶金学博士学位,他因此成为自1923年设立该学位以来世界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学者。新中国成立伊始,应郭沫若院长之邀,李薰回国创建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主事30年,成绩卓著,蜚声中外。他坚持科学研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李薰传》以翔实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记述了李薰自强、自立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强国事业做出的贡献,展现了一位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特别是通过李薰回国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历史脉络,介绍了在新中国崛起的过程中,一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投身于科技强国事业的奋斗史。
《科学文化系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李薰传》适合大众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者和各级领导干部阅读。
- 【作者简介】
-
李望平,1955年10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科技处处长,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第一、二、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早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研究与开发,1987年以来先后从事科研重大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工作,负责或参与组织实施完成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2篇,主编《科学数据库与信息技术论文集》第三至第十一集。
冼爱平,1955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82年考取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薰研究员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属中氢;1989年攻读该所斯重遥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金属与陶瓷的焊接,毕业后留所工作;1996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冶金及材料科学系学习;1998年回国。目前主要从事微电子互连材料及材料失效分析方面的研究工作。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2年获国际焊接学会首届格兰让奖,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 【目录】
-
总序(路甬祥)
序(师昌绪)
第一篇成长之路
第一章动荡的中国
第二章家庭环境
一、李家溯源
二、祖父与父亲
三、父亲是第一任老师
第三章求学之路
一、风云变幻的长沙
二、长郡中学与周铁珊先生
三、意外的转折
四、湖大才子
第四章结婚成家
一、席家之女
二、长沙结婚
第五章公费留学
一、应考公费留学生
二、金榜题名
三、漂洋过海
第二篇英伦十四年
第六章英国钢都
一、谢菲尔德市
二、谢菲尔德大学
三、冶金博士的摇篮
四、安德鲁教授
第七章白朗顿奖
一、第一次面试
二、获得白朗顿奖
三、1938年的暑假
第八章金属的塑性与加工硬化之谜
一、金属的冷加工硬化现象
二、安德鲁教授的猜测
三、相变的判据
四、科研要做老祖宗的工作
五、1939年的巴黎之行
六、博士毕业
第九章一架喷火战斗机坠落引发的基础研究
一、二战前夕英德之间的军备竞赛
二、一架战斗机失事引发的基础研究
三、氢致发裂的证明和孕育期的发现
四、追踪飘忽不定的氢
五、影响钢材发裂的多种因素
六、白色富氢相
七、氢脆敏感指数
第十章海外成名
一、高度的学术评价
二、中国留学生的骄傲
三、摘得冶金科学的皇冠
……
第三篇创建金属研究所
第四篇大国的脊梁
第五篇润物细无声
第六篇科学的春天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