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与调控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与调控研究

16.5 3.9折 42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新春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14199604

上书时间2024-12-1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新春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11
  • 版次 1
  • ISBN 9787514199604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6页
  • 字数 1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与调控研究》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和调控的研究。全文重点讨论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整体特征,分析改革开放后引起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探讨政府管控粮食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粮食价格调控面临的政策难点,最后提出创新我国粮食价格宏观调控机制、稳定粮食价格波动的对策。
【作者简介】
  张新春,山东日照人,经济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讲师。201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政治经济学,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原理创新、人工智能与高质量发展。迄今已在《经济学家》《当代经济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粮食低价时代结束,全球粮价进入高水平均衡状态
1.1.2 粮价波动的国内外因素日趋复杂,调控难度增大
1.1.3 国内外粮价倒挂对现行粮价调控机制形成挑战
1.1.4 世界贸易格局演变为维护市场稳定积蓄外部力量
1.2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1.2.1 关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1.2.2 关于粮食价格波动与影响
1.2.3 关于粮食调控目标与机制
1.2.4 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影响
1.2.5 粮食价格波动的研究方法
1.2.6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研究方法
1.3.1 比较分析法
1.3.2 计量分析法
1.3.3 制度分析法
1.3.4 文献梳理法
1.3.5 历史分析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来源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粮食及粮食价格
2.1.2 粮食安全
2.1.3 期货及期货市场
2.1.4 定价权
2.2 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价格理论
2.2.2 西方经济学价格理论
2.2.3 粮食价格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考察
3.1 不同历史时期粮食价格波动的政治经济学解释
3.1.1 近代以前我国农业的发达兼具双重社会效应
3.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双重作用机制
3.1.3 当前粮价是世界农业和地缘政治问题的折射点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阶段划分及特点
3.2.1 1949~1978年:政府统购统销的粮价保持基本稳定
3.2.2 1979~1984年:粮食价格在波动中上升
3.2.3 1985~1991年:粮食价格波动幅度增大
3.2.4 1992~1996年:粮食价格持续大幅上涨
3.2 ,5 1997~2002年:粮食价格处于高位下行
3.2.6 2003~2012年:粮食价格呈恢复性上涨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探讨
4.1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一般因素
4.1.1 市场供需矛盾推动
4.1.2 生产成本拉动
4.1.3 国际市场传导
4.1.4 国情、制度因素
4.1.5 货币及相关因素
4.2 粮食价格波动因素的时效性分析
4.2.1 即期因素
4.2.2 短期因素
4.2.3 长期因素
4.3 改革开放以来影响粮价波动的两个主因素分析
4.3.1 城镇化、国际贸易是影响粮食供需的国内外主因素
4.3.2 城镇化与我国粮食价格波动
4.3.3 国际贸易与我国粮食价格波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计量分析
5.1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分分解
5.1.1 成分分解法简介
5.1.2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价格波动的计量过程与结果分析
5.1.3 政策性因素和国际市场因素的进一步实证探索
5.2 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分区表现
5.2.1 各省市粮食价格波动差异
5.2.2 产销区粮食价格波动差异分析
5.2.3 三大地区间粮食价格波动差异
5.3 本章小结
5.3.1 本章实证分析结论综述
5.3.2 本章实证结论对政府调控粮价波动的启示

第6章 我国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主因及危害
6.1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含义与特征
6.1.1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内涵
6.1.2 价格异常波动的类型及特征
6.2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一般原因分析
6.2.1 市场信息时滞
6.2.2 游资炒作
6.2.3 自然灾害影响
6.2.4 货币因素
6.3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引致途径
6.3.1 粮食产品的可替代性引发异常波动在不同粮价间传播
6.3.2 国内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倒逼进口增加,引来国际冲击
6.4 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危害
6.5 近年来我国粮食价格异常波动的轨迹及主要诱因
6.5.1 1992~1995年间:粮食市场化改革过渡期的价格异常波动
6.5.2 2010年前后:世界粮食市场输入型异常波动
6.5.3 2013~2015年间:政策、成本“双驱动”累积型异常波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政府管控粮食价格的历史回顾与现存问题
7.1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回顾与启示
7.2 我国当前的粮食价格调控体系构成及问题分析
7.2.1 粮食价格调控体系的基本构成
7.2.2 当前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政府直接参与市场,导致期货等市场作用空间有限
7.3.1 政府直接管理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7.3.2 粮食价格调控体系对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影响
7.3.3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自身的制度缺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改善政府调控粮价的理论依据与政策难点讨论
8.1 粮食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决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8.1.1 粮食生产条件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8.1.2 国家粮食调控的公共安全属性
8.1.3 粮食日益增强的商品属性
8.1.4 粮食产业的公共多功能性
8.2 粮食价格传导机制是政府粮食调控的路径追寻
8.2.1 价格传导是价格干预的路径和节点
8.2.2 粮食价格的垂直传导和横向传导
8.3 粮价波动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及调控政策难点
8.3.1 粮食价格波动的“收益安全”衡量
8.3.2 居民“消费安全”对粮价上涨的容忍度
8.3.3 “收益安全”和“消费安全”的政策权衡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粮价调控机制,稳定粮价波动的对策
9.1 当前粮食价格调控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9.1.1 我国粮食价格调控的目标界定
9.1.2 当前粮食价格调控的重点任务
9.1.3 粮食价格调控的思路
9.2 新时期创新粮食价格宏观调控机制,稳定粮价的对策
9.2.1 以“农户自储”为切人点,推进粮价调控的市场化改革
9.2.2 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
9.2.3 从“供给侧”提高粮价稳定基础,应对城镇化推进难题
9.2.4 逐步完善市场机制,积极争取粮食定价权
9.2.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新规对粮价的冲击

第10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