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克伍德-格林:成人骨折
  • 洛克伍德-格林:成人骨折
  • 洛克伍德-格林:成人骨折
  • 洛克伍德-格林:成人骨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洛克伍德-格林:成人骨折

320 7.3折 438 九五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布霍尔兹(Bucholz R.W) 编;裴国献 译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版次6

装帧精装

货号厢X4Z

上书时间2023-03-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布霍尔兹(Bucholz R.W) 编;裴国献 译
  •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1
  • 版次 6
  • ISBN 9787509123294
  • 定价 43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79页
  • 字数 33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洛克伍德-格林成人骨折》是当前国际上在创伤骨科领域最权威的著作,历经数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本书系统介绍了骨折与固定的生物力学、骨折分类、多发伤患者的处理、骨折流行病学、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内外固定原则、骨与关节的愈合、骨移植和骨折修复的增强、创伤结局的研究、创伤骨科影像学考虑、开放性骨折的早期治疗,以及骨折治疗中的共性问题和并发症处理等,重点阐述了上肢、脊柱、下肢各种骨折和损伤的诊断、分类、手术入路、非手术治疗,以及各种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各种治疗的操作、合并症的处理与各治疗方案的比较、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等。第6版与第5版相比,更换了近三分之二的作者,增加了5章内容。这些作者都是当前国际上在创伤骨科各专业领域学术活跃的权威专家;新增加的章节充分反映了创伤骨科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及发展趋势。该书内容全面、系统、深入、实用,对骨科医师临床诊治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裴国献,出生于1954年10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军队三级教授(文职将军),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骨组织工程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血管、神经与组织工程化组织与器官同步构建的新理论。
  个人获奖情况: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得“全国首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选等称号。2000年度被评为“军队科技金星”,2001年度被总后勤部确定为“总后院士后备人选”,2002年度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3年度获“军队优秀人才I类岗位津贴”。成果获奖情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研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为“九五”军队重大医疗成果奖获得者。
【目录】
第1章 骨折及固定的生物力学
一、基本概念
二、正常骨及骨愈合的生物力学
三、骨折的生物力学
四、骨植入物的生物力学
避免由骨折固定装置引起的力学问题
五、特殊部位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方面
(一)股骨近端的固定
(二)膝关节干骺区周围的固定
(三)骨盆骨折的固定
(四)脊柱的固定
六、小结

第2章 骨折分类
一、骨折分类的目的
二、骨折分类的历史
三、骨折分类系统的类型
(一)特定的骨折分类系统
(二)通用的骨折分类系统
(三)伴有软组织损伤的骨折分类系统
四、骨折分类系统的局限性
五、骨折分类系统的实用性
六、对骨折分类系统未来的展望

第3章 多发伤患者的处理
一、多发伤的定义、发病率、损伤分布和伤死率
二、阶段处理方法
(一)紧急“复苏”期
(二)初级“稳定”期
(三)次级“恢复”期
(四)第三级“重建和功能恢复”期
三、临床进程中救护条件的影响
(一)卡压
(二)低温
四、初步评价和早期处理
(一)呼吸功能
(二)心血管功能
(三)神经源性休克
(四)心源性休克
(五)低血容量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
(六)神经功能
(七)失血性休克的处理
(八)血液替代疗法
(九)液体支持疗法反应的监测
(十)二次与三次检查
五、患者状况鉴定
(一)稳定
(二)临界
(三)不稳定
(四)濒死
六、多发伤的外科处理重点
七、创伤的分子学基础
(一)创伤的全身影响(“首次打击”)
(二)手术的全身影响(“二次打击”)
八、骨骼损伤的处理
(一)治疗大段骨折的发展过程
(二)骨折处理的优先顺序
(三)单侧骨折的处理
(四)双侧骨折的处理
(五)上肢损伤
(六)下肢损伤
(七)不稳定性骨盆损伤
(八)复杂骨盆损伤
(九)不稳定性脊柱损伤
(十)骨折严重程度的评价
九、重症监护病房
(一)通气策略
(二)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
(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四)器官衰竭的次序
(五)MODs与ARDs的治疗选择
(六)挤压综合征
十、康复
颅脑外伤患者
十一、预后研究
(一)一般预后
(二)下肢创伤的预后

第4章 骨折的流行病学
第一节 流行病学概况
一、骨折的发病率
二、不同类型骨折的发病概率
三、与骨量减少有关的骨折类型
四、开放性骨折
五、伴发伤
六、损伤模式
(一)扭伤
(二)跌倒
(三)从楼桅或斜坡上摔倒
(四)直接冲击或打击
(五)高处坠落
(六)运动损伤
(七)机动车意外
(八)应力性和自发性骨折
(九)其他损伤类型
七、枪击伤
八、特定的骨折类型
(一)锁骨骨折
(二)肩胛骨骨折
(三)肱骨近端骨折
(四)肱骨干骨折
(五)肱骨远端骨折
(六)前臂近端骨折
(七)尺桡骨骨干骨折
(八)尺桡骨远端骨折
(九)腕骨骨折
(十)掌骨骨折
(十一)指骨骨折
(十二)股骨近端骨折
(十三)股骨干骨折
(十四)股骨远端骨折
(十五)髌骨骨折
(十六)胫骨平台骨折
(十七)胫骨干骨折
(十八)胫骨远端骨折
(十九)踝部骨折
(二十)跟骨骨折
(二十一)距骨骨折
(二十二)足中段骨折
(二十三)跖骨骨折
(二十四)趾骨骨折
(二十五)骨盆骨折
(二十六)脊柱骨折

第二节 美国的经验
一、美国骨外科学会的数据
(一)概况
(二)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病率
(三)损伤的发生地点
(四)职业性损伤
(五)机动车意外
(六)伴发的肢体残缺
(七)卫生保健的利用
(八)治疗的费用
二、国家(美国)创伤数据库2003
(一)国家(美国)创伤数据库医院
(二)患者的特征
(三)损伤的机制
(四)死亡率
三、美国公共卫生图谱的医疗数据
(一)髋骨骨折
(二)腕骨骨折
(三)踝部骨折
(四)肱骨近端骨折
(五)前臂近端和骨干骨折
(六)股骨骨折
(七)肱骨干骨折和肱骨远端骨折
(八)下肢骨折
四、结论

第5章 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一、骨修复过程的治疗作用
二、骨折治疗发展简史
三、选择非手术治疗的骨折和复位术的可接受性
四、非手术处理骨折的选择
五、除手法复位外常用于治疗上肢骨折的非手术疗法
(一)锁骨骨折
(二)肩胛骨骨折
(三)肱骨近端骨折
(四)肱骨干骨折
(五)桡骨头骨折
(六)尺骨单一骨折
(七)手舟骨骨折
(八)指骨和掌骨骨折
(九)第5掌骨骨折
六、除手法复位外常用于治疗下肢骨折的非手术疗法
(一)足前段的骨折
(二)跟骨骨折
(三)外踝骨折
(四)腓骨干骨折和Maisonneuve骨折
(五)胫骨应力性骨折和其他稳定型骨折
(六)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
(七)骨盆骨折
(八)骨盆环前部损伤
(九)骨盆环后部损伤
七、脊柱损伤
(一)颈椎骨折
(二)中央型脊髓损伤
(三)强直性脊柱炎
(四)颈椎损伤的支具疗法
(五)胸部和胸腰段骨折
(六)第lO胸椎以下骨折
八、手法复位
(一)基于逆转原发损伤机制的复位技巧
(二)经牵引或韧带整复的骨折复位术
(三)骨折急诊复位的第一步
(四)管型石膏应用技术
(五)恢复关节运动轴复位术
(六)逆转损伤机制的前臂骨折复位
(七)前臂骨折闭合性复位术
(八)桡骨远端单一骨折的闭合性治疗
(九)间接机制引起的桡骨远端C0lles骨折和其他类型骨折
九、下肢骨折闭合性复位术
(一)跟骨骨折闭合性复位术
(二)()moto复位技术
(三)胫骨骨折闭合性复位
(四)通过骨牵引和石膏管型非手术复位股骨骨折
(五)股骨远端骨牵引针置入技术
(六)闭合性复位术和石膏管型应用技术
(七)髋臼骨折的非手术治疗
十、摘要
(一)非手术治疗的优点
(二)非手术治疗的缺点
(三)手术治疗的优点
(四)手术治疗的缺点

第6章 内固定原则
一、术前计划
(一)内固定术的适应证
(二)内固定术的时机
(三)预防感染
(四)止血带
(五)手术操作计划
二、复位
(一)切开复位
(二)闭合复位
(三)复位技术
(四)复位控制
三、髓外固定技术
(一)经典的髓外固定技术
(二)微创钢板固定接骨术(MIPO)
(三)内固定器
四、髓内钉固定术
(一)历史
(二)弹性髓内钉
(三)骨髓腔内插钉术
五、涂层植入体
(一)羟基磷灰石
(二)生长因子
(三)抗生素

第7章 外固定术的原理
一、历史回顾
(一)单边外固定
(二)环形外固定架
二、支架类型
三、支架的生物力学
(一)粗针外固定法
(二)单边支架型
(三)细针外固定架
(四)混合外固定架
四、外固定架的生物学和牵拉组织再生技术
(一)动力化
(二)有限地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术
(三)牵拉成骨技术
五、当代外固定架的应用
六、骨折处理的支架选择
(一)单边外固定架的应用
(二)细针外固定法(smallwirefixation)
(三)骨转移术(BoneTransport)
(四)六轴外固定架
七、支架处理
(一)置针技术
(二)固定针的护理
(三)外固定架的去除
(四)支架的再利用
(五)针道并发症
八、结论

第8章 骨和关节的愈合
一、骨组织
二、关节组织
三、骨和关节的损伤
四、骨折的愈合
(一)炎症和修复
(二)不稳定性骨折的修复和重建
(三)稳定性骨折的修复和重建
(四)骨折不愈合
(五)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六)影响骨折愈合的治疗
五、滑膜关节的愈合
(一)滑膜关节软组织损伤后的愈合
(二)关节软骨损伤后的愈合
(三)影响软骨愈合的因素
六、结论

第9章 骨移植和骨折修复的增强
一、临床需要
二、骨移植
(一)自体骨移植
(二)同种异体骨移植
(三)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
三、骨移植替代物
(一)磷酸钙陶瓷
(二)羟基磷灰石
(三)磷酸三钙
(四)磷酸钙胶原复合物
(五)硫酸钙
(六)磷酸钙黏固剂
(七)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
四、使骨折愈合增强的生长因子和相关分子
(一)骨形态发生蛋白
(二)其他肽信号分子
(三)转化生长因子
(四)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五)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六)前列腺素受体激动药
(七)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
五、骨折愈合的系统性增强
(一)甲状旁腺激素
(二)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三)作者推荐的治疗方法
(四)骨修复的物理性增强方法
六、力学性刺激
(一)牵拉骨生成技术
(二)电刺激(作用)
(三)超声刺激
(四)作者推荐的的治疗方法
七、结论和将来的方向

第10章创伤结局的研究
第11章创伤骨科之影像学考虑因素
第12章开放性骨折的早期治疗
第13章急性筋膜间隔综合征
第14章贯通伤
第15章战伤、保肢与创伤性截肢
第16章骨与软组织重建
第17章全身并发症
第18章局部并发症
第19章骨质疏松性骨折
第20章病理性骨折
第21章应力骨折
第22章假体周围骨折
第23章计算机辅助的骨科矫形手术
第24章手部骨折与脱位
第25章腕部骨折与脱位
第26章尺、桡骨远端骨折
第27章尺桡骨骨干骨折
第28章肘部骨折与脱位
第29章肱骨远端骨折
第30章肱骨干骨折
第31章肱骨近端骨折
第32章锁骨骨折
第33章肩胛骨骨折
第34章肩关节脱位与半脱位
第35章肩锁关节损伤
第36章胸锁关节损伤
第37章脊柱损伤救治原则
第38章枕颈结合部损伤
第39章下颈椎骨折与脱位
第40章胸腰椎骨折脱位
第41章骨盆环骨折
第42章髋臼骨折
第43章髋关节脱位与股骨头骨折
第44章股骨颈骨折
第45章粗隆间骨折
第46章转子下骨折
第47章股骨干骨折
第48章股骨远端骨折
第49章髌骨骨折及伸膝装置的损伤
第50章胫骨近端骨折
第51章膝关节脱位与骨折脱位
第52章胫骨和腓骨骨折
第53章踝部骨折
第54章距骨骨折
第55章跟骨骨折
第56章中足与前足骨折及脱位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