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产业史
¥
4
1.3折
¥
32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储钰琦 著
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8-14-2
上书时间2022-04-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有污渍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储钰琦 著
-
出版社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4370044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9页
-
字数
190千字
- 【内容简介】
-
储钰琦所著的《中国电视剧产业史》是目前国内 第一本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史的 著作。《中国电视剧产业史》将电视剧置于历史维度 、产业角度的研究视角中,从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丰 富和完菩电视剧的理论体系。全书主要研究从1958年 至2012年,整个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变化过程,即 厘清电视剧产业的历史脉络和概括电视剧产业的阶段 特征;总结电视剧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归纳电视剧产业 的经验教训;反思电视剧产业的存在问题、判断电视 剧产业的未来趋势和探索中国特色电视剧产业的发展 路径。
- 【作者简介】
-
储钰琦 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科)、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硕/博)。主要从事电视剧产业、媒体营销、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曾在《中国电视》、《现代传播》、《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 【目录】
-
序一
序二
导语
第一章 前产业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视剧事业
(1958—1978)
第一节 1958一1966:政治统帅和无偿供给的艰难生存
一、自觉担负政治的宣教责任
二、依靠国家拨款并无偿供给
三、制作与播出能力极其受限
第二节 1966—1978:因“文革”动乱陷入全面停顿状态
第二章 孕育萌发期:电视剧事业向产业的转型过渡
(1978—1992)
第一节 1978—1983:简单商品经济力量开始逐步渗透
一、供给量猛增填补节 目缺口
二、广告与交换弥补资金短板
三、受众意识开始萌生与滋长
第二节 1983—1986:伴随制度性约束步人市场化轨道
一、精神和商品双重属性渐显
二、政府与市场实现初步联动
三、全国性交易市场雏形出现
第三节 1986—1992:生产的组织化与规模化初露端倪
一、明确制作资质的准入门槛
二、室内剧助推工业化大生产
三、海内外交流由单向变双向
第三章 初长成时期:电视剧产业基本要素逐渐成型
(1992—2003)
第一节 1992—1997: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频频发力
一、市场化运作渗透到各环节
二、默许民营制作力量的参与
三、政府规制的监管作用凸显
第二节 1997—2003:产业经营的理念与体系愈加清晰
一、交易价格体系更趋向规范
二、类型化生产从隐性到显性
三、双准入生产控制系统形成
第四章 发展机遇期:电视剧产业化探索向纵深迈进
(2003—2012)
第一节 2003—2006:制播分离带来产业的实质性突破
一、放宽非公资本的市场准入
二、内容生产与播出把关趋紧
三、购销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
四、海外发行数量范围双扩容
五、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形态
第二节 2006—2009:在转变体制机制中释放市场活力
一、题材审批让位于市场调节
二、以制播联动调整竞争机制
三、网络视频成为播出新平台
四、生产与消费规模领先他国
第三节 2009—2012:借助各种力量推动产业加速升级
一、由数量向质量的理性转型
二、重视编剧作用与剧本价值
三、利用资本市场力量寻突破
四、嫁接新媒体成重要盈利点
五、依托植入式广告渐成气候
第五章 新生长时期:电视剧产业生态进入新的拐点
(2012-)
结语
附录
附录1 1978—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发展情况
附录2 《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
附录3 《电视剧内容审查实施细则》
附录4 《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5 《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管理规定》
附录6 《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机构名单(2012年)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有污渍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