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
¥
10
2.5折
¥
40
九品
仅1件
作者许经勇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2-18-3
上书时间2022-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许经勇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33406
-
定价
4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9页
-
字数
352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60年研究》是一部心系农民、心谋“三农”、资料系统、过程完整、史论结合、见解独到的专著。在共和国60周年华诞之际,推出许经勇教授的这部力作,是一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事情。相信该书会得到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重视与好评。
- 【作者简介】
-
许经勇,1938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福建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十五”规划咨询专家。主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个人独立撰写的专著有《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马克思农村经济理论与中吲实践》;与他人合作撰写的著作有《农业经济学概论》、《中H农业经济学》、《中圈农村经济学》、《中国乡镇经济学》等共16部。在全国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科研成果有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励。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据中国社会科学文献数据显示:1978-1995年间许经勇教授发表的论文被转载摘用率(衡量论文学术水平)名列全国经济学科第6位,被誉为高转载率经济学家。
- 【目录】
-
导论用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审视中国“三农”问题“
一、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由来
二、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
三、以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
四、以低价征用农民土地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
五、结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第一章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改革
一、旧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性质
二、土地改革的几个阶段
三、土地改革的政策
四、台湾的第一次土地改革
五、土地改革的意义
六、土地改革后向农民给出什么样的制度
第二章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引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
一、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
二、粮食统购统销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国家收购制度
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负面效应
五、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第三章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公有化经济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由来与背景
三、农业合作化的步骤与形式
四、科学的农业合作制理论与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第四章市场取向改革举步维艰:家庭承包制的建立
一、市场取向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
二、新型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形成过程
三、家庭承包制是项长期的制度形式
四、家庭承包制带来的深远影响
五、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新型合作制
六、新型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
第五章市场取向改革的关键:农产品价格模式的转换
一、农产品价格模式转换目标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二、农产品价格模式的转换过程
三、农产品价格与农产品价值的运行规律
四、农产品价格发生机制改革后的风险分解
第六章计划经济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一、被称为计划经济的“异军”的乡镇企业
二、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四、乡镇企业高速增长的特殊背景
五、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
六、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
七、温州独创的乡镇企业运行载体:专业市场、专业镇
第七章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构与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
二、农业比较利益低与价值规律相背离的矛盾
三、农产品供给量的增长与市场需求扩大不相对应的矛盾
四、农村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同步引起的矛盾
五、农业经营规模小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矛盾
六、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与宏观调控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第八章农业“第二个飞跃”: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第二个飞跃”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内涵
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
四、农业产业化与贸工农一体化
五、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
六、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
第九章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艰巨性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
三、地区发展不平衡与“民工潮”、“民工荒”、“民工返乡”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选择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面临的问题
七、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以创业带动就业
八、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歧视性的农民工市场
第十章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
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
二、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土地制度绩效分析
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根本问题
四、因势利导地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五、土地的商品属性与土地市场的基本特征
六、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第十一章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育
一、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四、逐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
第十二章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四、小城镇的战略地位不可动摇
五、扩大县域和小城镇发展的自主权
六、深化配套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七、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
第十三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新内涵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
四、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五、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
六、正确认识和对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
七、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到农村
第十四章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与作用
二、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负面效应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艰难历程:农民工市民化
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面临的问题
二、农民工的分化与部分市民化
三、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与农民工的终结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