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融学(第4版)(正版二手笔记较少)

2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开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曹龙骐 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

版次4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2-23

夏末微凉书屋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曹龙骐 编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8
  • 版次 4
  • ISBN 9787040377682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17页
  • 字数 6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经济学、金融学类专业核心课程精品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内容简介】
  《金融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2000年8月出版时名为《货币银行学》,列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核心课程教材”和“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2003年7月更名为《金融学》,并列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年8月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一类精品项目”;2006年7月修订后,荣列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3年、2006年、2010年和2013年连续四次修订,十多年来深受读者厚爱。
  本次第四版修订主要是针对金融学科涉及面广、理论深、创新多、变化快的特点,着重对当前金融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加以补充,也注重部分内容的删补和结构的调整。《金融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分上、中、下三篇共14章,《金融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内容充实、取舍有度、脉络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有归纳、有思考、有结论,力求做到读者喜读、老师易教、学生好学,尽力引导和启发学生在不断提高能力上下工夫。
  《金融学(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适合高等院校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本科或专科用作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报考金融学专业各类硕士研究生参考书以及金融类业内人士参阅的书籍。
【作者简介】
  曹龙骐,男,1942年8月生,上海市金山区人,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教,曾任财政金融系副主任、金融系主任。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金融学博士生导师,并享受国家政府津贴待遇。1994-1998年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调入深圳大学,1997-2000年任深圳大学经济学院院长,2000-2006年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起兼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生导师。因工作需要,一直延聘至2012年并返聘至今。曾任深圳市科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深圳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成员等,担任过多个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独立董事、监事和学术顾问。
  长期从事金融理论和实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实务,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深港金融合作与创新。讲授《金融学》、《中央银行概论》、《金融理论和实务研究》、《金融问题前沿》等课程。除本科教学外,已参与l8届博士生计26名和29届硕士生百余名的直接指导和培养工作。已发表专著、编著、教材、工具书等共计24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权威刊物60多篇),主持省市以上重点课题17个,总计获奖科研成果26项。关于“货币供求与均衡说”、“分层次设置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指标体系说”、“金融性国有资产管理说”、“中国的股份经济说”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立学术观点。12年来所主编的《金融学》教材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1991年1月曾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00年负责组建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并成功申报为教育部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任学术带头人的深圳大学金融学专业2003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
【目录】
导论 金融的界定、范畴及其功能
一、“金融”一词的界定与演变
二、百年金融功能的变革
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
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上篇 金融范畴篇
第一章 货币——金融的本源性要素
第一节 货币“质”的规定性——货币是什么
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本质之“谜”
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
三、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四、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
第二节 货币“量”的规定性:什么是货币
一、西方学者的观点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量范围的论述
三、中国传统货币量范围的片面性及其纠正
四、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第二章 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制度的形成、构成要素及其演变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
一、人民币是信用货币
二、中国货币制度的内容
第三节 中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
一、香港的货币制度
二、澳门的货币制度
三、台湾的货币制度
第四节 国际货币制度与体系
一、国际货币制度及其作用
二、国际货币制度类型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建立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
四、区域性货币一体化
第三章 信用、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客观依据
二、信用的特征
三、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
四、信用的经济职能
五、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及其类型
二、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
三、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
五、金融衍生工具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一、利息的本质
二、利息率及其分类
三、利率理论及利率决定
四、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
五、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与外汇储备
一、外汇的概念与特征
二、外汇储备及其管理
第二节 汇率及其决定
一、汇率概述
二、汇率的决定
第三节 汇率变动的影响及其约束条件
……
中篇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篇
下篇 金融宏观调控篇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