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小史——写给大众的人文艺术丛书
¥
4
1.7折
¥
23.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王鸿生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27
上书时间2024-0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有名字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鸿生 著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10
-
版次
1
-
ISBN
9787300060460
-
定价
23.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8页
-
字数
330千字
- 【内容简介】
-
本书以流畅的笔调叙述了中国社会从远古到今天所产生的科技成果,考察了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的社会条件,分析了许多科技成果的历史作用。细心通读之后可以发现,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以科学技术为经,以政治、经济、教育、军事、文化、哲学和中外关系等复杂因素为纬,以历史坐标为序,以作者的叙述和思考为梭,织成的一幅结构精致、色彩斑斓的中华文明史图像。
- 【作者简介】
-
王鸿生,甘肃景泰人,政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世界科学技术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与技术》。近年发表的主要论文:《科学精神三要素及其人文意蕴》,《中华文明的文化结构及其现代转型》,《李约瑟难题的意义和解答》,《
- 【目录】
-
第1章 古华夏文明(从远古到公元前222年)
考古学和传说中的远古历史
黄帝时代的发明和炎黄文化
禹夏文明
铜器和甲骨文明
革命、天命和天文学
西周的社会、科技和历史
铁器时代的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时代的社会革命
诸子百家
世界同期透视
第2章 强秦雄汉(公元前221—公元220)
和平中的暴力革命
万里长城
汉朝的历史振荡
王朝起落中的技术
西通丝路
国家统一和思想统一
造纸术
退一步进两步的科学
世界同期透视
第3章 分立的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0)
玉瓯金瓶的裂分
长城的缺口
战乱时代的技术
动荡时代的教育、取仕和思想潮流
历史夹缝中的科学
世界同期透视
第4章 隋唐帝国和五代十国(581—959)
隋代的历史刻痕
腾跃的强龙
多民族帝国的开放
新地主和新气象
科举制
繁荣帝国的文化技术
国家学校中的科学
算学的总结和发展
占星术和天文学
朝廷重视的医学
炼丹术和炼丹炉中的发明
庞大帝国的地理知识
强龙弱尾
世界同期透视
第5章 对抗的宋辽夏金(960—1278)
政治的新格局
火药
航海和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纸币的发明
宋朝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
宋代的思想家
辽国兴衰中的技术
金的盛衰和科学技术
西北方的西夏
世界同期透视
第6章 一统大元(1279—1368)
天时和历史命运
北方之马力,中原之技巧
下马治天下
与中亚交汇的学术
元朝的政治及其后果
世界同期透视
第7章 踯躅前行的明朝(1368—1644)
退步后的进步
皇权问题
八股取仕
重修长城和改进火器
皇家宫殿和私家花园
政治远航和海外贸易
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困境
思想的两极
旧知识和新知识
中西合流的科学趋势
世界同期透视
第8章 在发展中落后的清朝(1644—1840)
清朝前期的政治、经济和人口
思想统治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相对落后
传教士和西方的知识
乾嘉学派
在海洋的挑战面前
第9章 大清帝国和近代世界(1840—1911)
强暴和落后的较量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武器和军队
西学东渐的节奏
西方的技术和东方的观念
巨龙转身难
铁路最初在中国
第10章 步履维艰的中华民国(1912—1949)
艰难的革命
教育救国梦
科学家的独立组织
工业、教育和社会的新生力量
民主和科学
白话文运动
国际事件对中国的影响
军阀的旧思想和军队的新技术
新革命和旧结局
国统十年的战争、政治、经济和教育
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
民族危亡的考验和抗战时的科学技术
历史的转折
第11章 前进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以来)
新时代的开始
科学为人民服务
海外学者、留学生的西来东往
学习苏联的先进科技
新教育方针和新教育
工人的技术创造精神
知识分子改造问题
科学规划的历程
通信和交通网的延伸
民用工业的发展
地质学和石油工业
核武器的研制
火箭、导弹和航天技术
飞机、舰船和常规武器
传统学科的新进展
“文化大革命”对教育和科研的影响
教育和科技界的拨乱反正
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对外开放和中外科技交流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人文社会科学的复苏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台港澳地区的科技简况
海外华人中的科技专家
展望明天的中华科技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有名字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