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生存启示录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生存启示录

9 2.3折 39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咸宁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3.0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36369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9元

货号9787301236369

上书时间2024-12-22

评价4423好评率 99.86%

  • 物流很快 75
  • 发货速度快 70
  • 品相不错 65
  • 非常满意 60
  • 价格实惠 57
  • 包装仔细 54
  • 物超所值 51
  • 值得信赖 50
  • 品相超预期 45
  • 服务态度好 41
  • 影响阅读 1
查看全部评价

书友kw3803825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梁晓声作为作家、教授,也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政协委员,他思考了许多社会人生问题,并形诸笔端,写作了许多感人至深、令人深思的文字。《中国生存启示录》一书就是这些文字的结集。本书对青年及大众读者认识人生社会问题、树立正确的心理价值取向,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以作者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优美的文笔,本书将会畅销。本书原为《公共学术话题》系列,如不用原丛书名,建议用《知识人话题》系列或《百家话天下》系列。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其作品《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和《父亲》三次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双琴记》、《学者之死》分获《小说月报》百花奖。《鹿心血》被读者评为2010年中国散文排行榜第一名。《双琴祭》被读者评为2011年中国微型小说第二名。2009年《母亲》一书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优秀图书。2010年梁晓声被评为“首届最受中小学生喜爱的当代作家”。
梁晓声多部作品被选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他的作品文字朴素、情感真挚,在讲述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之时,又闪耀着理想的光芒。本丛书选择梁晓声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对世态人情思考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名篇,结成三册,适合中小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
主要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雪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曾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全国中篇小说奖等多种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目录
第一部分  共同的底线
  人生和它的意义
  何妨减之
  论民主
  民主与爱国
  论荣誉
  论崇高
  论英雄
  敬畏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羞于说真话
  权利与金钱
  法理与情理
  读书与人生
  关于不幸、不幸福与幸福
  平凡的地位
  “理想”的误区
第二部分  个人的提升
  培养一个“贵族”是容易的
  赏悦你的花季
  一半幸运
  一半迷惘
  初恋杂感
  姻缘备忘录
  男人是女人的镜子
  女人不是残缺不全的男人
  让我们爱憎分明
  中年感怀
  论代沟
  关于母爱
  论温馨
  论寂寞
  论贫穷
  论“不忍”
  论方法
  钉子断想
  时间即“上帝”
  也论“消费”
第三部分  人文的力量
  拒做儒家思想的优秀生
  文明的尺度
  关于情感教育
  论教育的诗性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论大学精神
  贵贱论
  贫富论
  三等智商
  传统文化断想
  论文化在政治之上
  为自己办一所大学
  做立体的中国人

内容摘要
在《中国生存启示录》一书中,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他希望大家:作为一个正常人,拥有好的心态,用一种人生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他强调的是:培养一种健康的价值观

《中国生存启示录》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主编推荐

阅读《中国生存启示录》,塑造为人处世的好心态,培育一种健康的价值观。


精彩内容
在岗位和职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后一种责任和义务,是尽到前几种责任和义务的保障。这一点不需任何人提醒和教诲,中年人一向明白得很、清楚得很。中年人问或者仅仅在内心里寻思“人生有什么意义”时,事实上往往等于是在重温他们的责任课程,而不是真的有所怀疑。
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究竟”二字,在他们那儿,也另有标准和尺度。中年人,尤其是寻常百姓的中年人,尤其是中国之寻常百姓的中年人,其“人生的意义”,至今,如
此而已,凡此而已。
“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一句话,在某些青年那儿,特别在是独生子女的小青年们那儿问出口时,含意与大多数是他们父母的中年人是根本不相同的。其含意往往是——如果我不能这样,如果我不能那样,如果我实际的人生并不像我希望的那样,如果我希望的生活并不能服务于我的人生,如果我不快乐,如果我不满足,如果我爱的人却不爱我,如果爱我的人又爱上了别人,如果我奋斗了却以失败告终,如
果我大大地付出了竟没有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我忍辱负重了一番却仍竹篮打水一场空,如果……如果……那么人生对于我究竟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哪里知道啊,对于他们的已是中年人的父母,尤其是寻常百姓的中年人的父母,他们往往即是父母之人生的首要的、最大的、有时几乎是全部的意义。他们若是这样的,他们是父母之人生
的意义;他们若是那样的,他们是父母之人生的意义;换言之,不论他们是怎样的,他们都是父母之人生的意义;而当他们倍觉人生没有意义时,他们还是父母之人生的意义;若他们奋斗成为所谓“成功者”了,他们的父母之人生的意义,于是似乎得到一种明证了;而他们若一生平凡着
呢?尽管他们一生
平凡着,他们仍是父母之人生的意义。普天下之中年人,很少像青年人一样,因了儿女之人生的平凡,而倍感自己之人生的没意义。恰恰相反,他们越平凡,他们平凡的父母,所意识到的责任便往
往越大、越多……由此我们得到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一向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们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他由此顿觉人生饱满着一切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
受。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是块宝。”——这两句歌词,其实唱出的更是作为母亲的女人的一种人生意义。也许她自己的人生是充满苦涩的,但其绝对不可低估的人生之意义,宝贵地体现在她的孩子身上了。
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曼德拉的人生意义体现于南非这个国家了;而俄罗斯人民,一定会将普京之人生的意义,大书特书在他们的历史上……如果一个人只从纯粹自我一方面的感受去追求所
谓“人生”的意义,并且以为唯有这样才会获得最多最大的意义,那么他或她到头来一定所
得极少。最多,也仅能得到三分之一罢了。但倘若一
个久的人生在纯粹自我方面的意义缺少甚多,尽管其人生作为的性质是很崇高的;那么在获得尊敬的同时,必然也引起同情。比如阿拉法特,无论巴勒斯坦在他活着的时候能否实现艰难的建国之梦,他的人生之大意义对于巴勒斯坦人都是明摆在那儿的。然而,我深深地同情这一位将自己的人生完完全全民族目标化了的政治老人……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即使合并起来加于一身,对于人生之意义而言,也还是嫌少。
这就是为什么戴安娜王妃活得不像我们常人以为的那般幸福的原
因。贫穷、平凡、没有机会受到过高等教育终生从事收入低微的职业,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造成对人生意义的彻底抵消。即使合并起来也还是不能。因为哪怕命运从一个人身上夺走了人生的意义,却难以完全夺走另外一部分,就是体现在爱我们也被我们所
爱的人身上的那一
部分。哪怕仅仅是相依为命的爱人,或一个失去了我们就会感到悲伤万分的孩子……而这一种人生之意义,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
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可谓大矣!人生一切其他的意义,往往是在这一
种最基本的意义上生长出来的。好比甘蔗是由它自身的某一小段生长出来的……P7-9

媒体评论
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的作家梁晓声一直被当做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

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著与无奈、他们的

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
  
梁晓声辛辣讽刺了那些社会转型时期,利用社会背景、职位、权力谋取私利暴富起来的

一批“新贵们”,既揭露了他们致富手段的卑鄙,也揭示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苍白。相反,

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虽然终日为生计所奔波,但却享受着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在

这种层面上,反映了梁晓声在“灵与肉”、“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中的抗争与回归,

主张回归质朴、知足、正义的人性,摒弃那冷冰冰的理性,那装饰得漂亮的诺言。
  
——《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

与共和国同龄,他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八十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悲悯

底层命运,他笔指官僚权贵秉持道义。拒绝浮躁喧嚣,时代却夺去读者耐心;关注现实

民生,他为民请愿却无能为力;现实无奈前行,他辛辣依旧苍劲有力。

——《凤凰网》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