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1月20日 第1266期 阿来: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小说/论三科教材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北大逻辑教研室的先生们/田禾先生的文学风雨路/阅读樊锦诗/史实清楚了,道理自然会明白/《读书杂志》中的人与事/怎样学写古诗词:词的分句/茶与欧洲的文化相遇/林语堂与斯威夫特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1月20日 第1266期 阿来: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小说/论三科教材统编:教材是国家事权/北大逻辑教研室的先生们/田禾先生的文学风雨路/阅读樊锦诗/史实清楚了,道理自然会明白/《读书杂志》中的人与事/怎样学写古诗词:词的分句/茶与欧洲的文化相遇/林语堂与斯威夫特

16 九品

仅1件

山东菏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责任人/主编中华读书报编辑部 编

出版单位中华读书报编辑部

语言中文

开本2开

上书时间2021-11-21

  • 最新上架
炎黄春秋 2017年第6期【目录】:卢沟桥上的枪声●我军军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央第一模范区”的农村政权建设●陈琮英:与任弼时生死与共的“无名英雄”●中国红色银行的奠基者高捷成●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袁振英:一位中共早期组织成员的曲折人生●贺龙军长1927年在大冶整军●抗日名将范子侠阳泉战事●记敌后抗日武装雁翎队●新中国地空导弹部队的高空搏击●我军第五十军抗美援朝征战纪实●刘复初鏖战川滇黔边●
炎黄春秋 2017年第6期【目录】:卢沟桥上的枪声●我军军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央第一模范区”的农村政权建设●陈琮英:与任弼时生死与共的“无名英雄”●中国红色银行的奠基者高捷成●卢作孚与宜昌大撤退●袁振英:一位中共早期组织成员的曲折人生●贺龙军长1927年在大冶整军●抗日名将范子侠阳泉战事●记敌后抗日武装雁翎队●新中国地空导弹部队的高空搏击●我军第五十军抗美援朝征战纪实●刘复初鏖战川滇黔边● ¥16.00
炎黄春秋 2016年第2期【目录】:怀念马洪●重温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大院的精神文化-红卫兵运动起源剖析●从朱光潜的一个发问说起●南阳县“交心”活动纪事●创刊时的《人民日报》怎样开展党报批评●胡适三劝蒋介石●林彪对江青的一次发火●9·13的记忆●茅盾鲜为人知的几件事●为什么发达国家NGO也发达?●
炎黄春秋 2016年第2期【目录】:怀念马洪●重温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大院的精神文化-红卫兵运动起源剖析●从朱光潜的一个发问说起●南阳县“交心”活动纪事●创刊时的《人民日报》怎样开展党报批评●胡适三劝蒋介石●林彪对江青的一次发火●9·13的记忆●茅盾鲜为人知的几件事●为什么发达国家NGO也发达?● ¥16.00
炎黄春秋 2016年第1期【目录】:刘英谈红军时代●束星北的性格与迫求●参加理论务虚会的经过●谁举荐的朱厚泽●1965年胡耀邦《电话通讯》产生前后●盲目铲除私有制的教训●选拔第三梯队的有关回忆●朱启平先生二三事●我的父亲马建民●张春桥其人●为民请命的李景福●波兰转型面面观●
炎黄春秋 2016年第1期【目录】:刘英谈红军时代●束星北的性格与迫求●参加理论务虚会的经过●谁举荐的朱厚泽●1965年胡耀邦《电话通讯》产生前后●盲目铲除私有制的教训●选拔第三梯队的有关回忆●朱启平先生二三事●我的父亲马建民●张春桥其人●为民请命的李景福●波兰转型面面观● ¥16.00
炎黄春秋 2015年第6期【目录】:我(陶斯亮)做知识分子工作的往事●反右前后的北京政法学院●(民国时期)亲历各党各派争取宪政的斗争●新闻立法之路●彭德怀与国防科技建设●陈昌浩最后的日子●张仲翰与新疆开发●九届二中全会日记●我和邓力群的交往●谁是《毛泽东论鲁迅》的记录、整理者?●工宣队在清华还干了什么?●芬兰政府这样管理高等教育●
炎黄春秋 2015年第6期【目录】:我(陶斯亮)做知识分子工作的往事●反右前后的北京政法学院●(民国时期)亲历各党各派争取宪政的斗争●新闻立法之路●彭德怀与国防科技建设●陈昌浩最后的日子●张仲翰与新疆开发●九届二中全会日记●我和邓力群的交往●谁是《毛泽东论鲁迅》的记录、整理者?●工宣队在清华还干了什么?●芬兰政府这样管理高等教育● ¥16.00
炎黄春秋 2015年第3期 沿海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我与《学习与批判》等刊物●忆“反右”时的公审大会●张闻天在经济所●1950年代逻辑大讨论的政治背景●抗战胜利后的苏、蒙、日问题●苏联末日实录●从齐奥塞斯库的终结说开去●“神圣君权”与帝王神迹
炎黄春秋 2015年第3期 沿海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实施●我与《学习与批判》等刊物●忆“反右”时的公审大会●张闻天在经济所●1950年代逻辑大讨论的政治背景●抗战胜利后的苏、蒙、日问题●苏联末日实录●从齐奥塞斯库的终结说开去●“神圣君权”与帝王神迹 ¥16.00
炎黄春秋 2013年第3期【目录】:四项基本原则有两个版本●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一份内部报告●清华批斗王光美始末●我在公安部/施义之●陈赓反左:顶住不办●毛泽东与《文艺报·再批判》●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吗?●1985年的粮食大减产●不断自我启蒙的王来棣●从梨园屯教案谈义和团的起源●蒋经国与台湾政治转型●重评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功过●延安文艺:从繁荣到沉寂●卡斯特罗是否受毛泽东《讲话》的影响●美国宪法精神探求
炎黄春秋 2013年第3期【目录】:四项基本原则有两个版本●关于计划与市场的一份内部报告●清华批斗王光美始末●我在公安部/施义之●陈赓反左:顶住不办●毛泽东与《文艺报·再批判》●日本是无条件投降吗?●1985年的粮食大减产●不断自我启蒙的王来棣●从梨园屯教案谈义和团的起源●蒋经国与台湾政治转型●重评共产国际对中国的功过●延安文艺:从繁荣到沉寂●卡斯特罗是否受毛泽东《讲话》的影响●美国宪法精神探求 ¥16.00
炎黄春秋 2014年第12期【目录】: 著名学者座谈四中全会《决定》●法治国家的标准与建设思路●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与新问题●改革要从司法突破●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政治转轨的需要●陈伯达保外就医之后●从“牢不可破”到反目成仇●第一次镇反运动考察●政治改革与政治家的历史地位●司徒雷登出任大使与美国意图●一封书信中的三位右派(丁则良、林昭、陆钦墀)●张仃与鲁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遭遇●《南方周末》是谁创办的●
炎黄春秋 2014年第12期【目录】: 著名学者座谈四中全会《决定》●法治国家的标准与建设思路●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与新问题●改革要从司法突破●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政治转轨的需要●陈伯达保外就医之后●从“牢不可破”到反目成仇●第一次镇反运动考察●政治改革与政治家的历史地位●司徒雷登出任大使与美国意图●一封书信中的三位右派(丁则良、林昭、陆钦墀)●张仃与鲁艺:党外布尔什维克的遭遇●《南方周末》是谁创办的● ¥26.00
【炎黄春秋 2014年第11期】目录:刘英谈外交部的人和事●“体闲江青”与“毒药事件”●随卫毛主席江青●林彪“散记”中对毛泽东的思考●计划经济时代过“黑孩”问题●熊大缜平反经过●马骞的检举信与七千人大会●地下党“不能承认党员身份”的纪律●红军指导员李传书之死●普京时代对斯大林的评价●富田事变时刘敌给中央的信●
【炎黄春秋 2014年第11期】目录:刘英谈外交部的人和事●“体闲江青”与“毒药事件”●随卫毛主席江青●林彪“散记”中对毛泽东的思考●计划经济时代过“黑孩”问题●熊大缜平反经过●马骞的检举信与七千人大会●地下党“不能承认党员身份”的纪律●红军指导员李传书之死●普京时代对斯大林的评价●富田事变时刘敌给中央的信● ¥26.00
【炎黄春秋 2014年第10期】目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邓小平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胡乔木与1980年政治制度改革●1954年宪法是怎么来的-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宪法●成为历史的“新记”《大公报》●“四种人”与“出版湘军”的兴衰●威海“土改复查运动”的记忆●我所认识的廖沫沙●当代史语境中的“出身”话题●传统思维中的狗意识●我所知道的于光远●“马铁丁”与陈笑雨
【炎黄春秋 2014年第10期】目录:《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前后●邓小平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胡乔木与1980年政治制度改革●1954年宪法是怎么来的-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宪法●成为历史的“新记”《大公报》●“四种人”与“出版湘军”的兴衰●威海“土改复查运动”的记忆●我所认识的廖沫沙●当代史语境中的“出身”话题●传统思维中的狗意识●我所知道的于光远●“马铁丁”与陈笑雨 ¥26.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