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6.66
1.1折
¥
60
九品
仅1件
作者卢汉龙 著;邓伟志 编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I4
上书时间2024-06-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卢汉龙 著;邓伟志 编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7451679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05页
-
字数
4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转型社会研究文库
- 【内容简介】
-
为了实现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简便、透明和高效”,我们在书中建议优化组织结构,理顺社会管理中的条块和分权。建议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把分散在许多部门的社会管理机构捏在一起,组成一个社会建设委员会。现在北京、上海在这方面已经迈开了可喜的一步。行政分工与科学分类有“小异”,更有“大同”。机构拧成一股绳,既有利于转变职能,又有助于精简机构,还有利于把许多具体的小制度上升为社会管理的大制度。用结构与功能统一、社会与经济文化政治相协调的大制度来指导小制度。
当然喽,政府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是政府干预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活动策略。政策是科学。只有科学地制定政策,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政策。拍胸脯、拍台子不是科学。一言堂里出不了科学的政策。社会政策的制定一定要有公众参与,公开讨论。科学、民主、公平是社会政策的三大原则。注重公平是区别传统公共行政学与新公共管理学的试金石。科学的亮度、民主的高度、公平的信度决定政策的水平。政策重在执行。社会政策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对政策的执行要科学评估,防止走样,防止效果边际递减效应。
为了搞好社会管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完善社会指标体系,建立社会运行状况监测体系。要开拓社会信息收集渠道,研制社会管理的监测指标,构建社会稳定的预警、预控管理系统,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编书的过程中,不断获悉有些地区正在制定并且试行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和谐村镇指标体系、和谐城市指标体系,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编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实践在催我们编写者快马加鞭。社会指标不是老百姓所讨厌的压指标的那种指标。社会指标是分析社会现象或社会发展的一种量化工具。社会指标体系是社会管理的依据,是人民群众监测、监督的准绳。现在有些官员“王婆卖瓜”,对不起,有了社会指标就很难再“自卖自夸”了。要完善社会监测机构,要有社会第三方的独立评估,构建交叉式、立体网状型的监测体系。尤其是完善对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的社会影响评估机制,及时了解相应的发展趋势、社会影响,及时预警,及时防范。
- 【目录】
-
文库总序(卢汉龙)
序(邓伟志)
第一章社会管理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社会管理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社会管理的规律及其特征
三、社会管理的内容及其构成
四、社会管理的资源及其整合
第二章社会管理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中国传统社会管理思想和理论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思想和理论
三、中西社会管理思想的特征比较及启示
四、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管理的地位与功能
第三章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
一、党委在社会管理体制中的领导作用
二、政府在社会管理体制中的负责地位
三、社会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协同
四、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公众参与
第四章社会管理理念与方式
一、更新社会管理理念
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三、培育社会管理的社会资本
第五章社会管理与基层党组织
一、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基层
二、基层党组织以服务为“第一要务”
三、社会管理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
第六章社会管理与城乡自治制度
一、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的协调作用
二、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协调作用
第七章社会管理与社会组织
一、民间组织的现状和类别
二、社会组织的功能分析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
四、第三部门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第八章社会管理与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
四、社会保障经费的筹集、管理与支付
第九章社会管理与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原理
三、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四、社会工作实务
五、社会工作的职业化
第十章社会管理与法制建设
一、社会管理的法治基础
二、发达国家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
三、完善我国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