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作者签名钤印本:中国麝类

589 九品

仅1件

青海西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家炎 著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3-10

酉南书社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家炎 著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03846748
  • 定价 12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6页
  • 字数 8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麝类有原麝、林麝、马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及安徽麝6种,分布在我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动物。麝香的利用和记载可追溯到我国历史上2000多年前,现代我国传统中药以麝香作为配方的方剂已达2000余种,但历史上对麝资源无计划的利用,致使麝资源已进入濒危状态。《中国麝类》从麝的分类系统学、生态生物学、组织解剖学、生殖生理学及麝香(腺)囊及麝香5个部分开始,到麝的饲养繁殖、现今的分布数量、麝资源面临的形势以及我国拯救麝计划与建设规划等共10个部分做了完整的介绍,对麝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系统依据。《中国麝类》可为相关管理人员、院校师生提供参考,也可为麝类养殖、利用业提供可靠资料。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麝的分类系统
第一节中国的鹿科和麝科动物
第二节中国麝属种、亚种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林麝、安徽麝分类地位的争论与确定
第四节麝科及其种属系统分类的研究方向

第二章生态生物学
第一节4种麝的生态分布及一般特征
第二节食物种类与能量代谢
第三节繁殖与生长发育
第四节母幼哺乳、联系与活动
第五节种群动态
第六节家域和领域

第三章组织解剖学
第一节骨骼系统
第二节呼吸及消化系统
第三节生殖系统
第四节内分泌系统

第四章生殖生理学
第一节麝的血象及生理指标
第二节生殖生理测定及试验

第五章麝香腺囊与麝香
第一节麝香腺囊的结构及组织
第二节麝香的成分、结构、药理及临床应用
第三节泌香与激素.年龄、营养的关系
第四节麝香腺囊及麝香的鉴别
第五节人造麝香

第六章麝的饲养繁育
第一节人工养麝的历史、现状及前景
第二节养殖种类
第三节养殖麝的生物学特性
第四节麝的繁育
第五节麝的生长发育
第六节麝的饲料
第七节麝的饲养管理
第八节麝的驯化
第九节活麝取香及麝香的初加工、贮藏
第十节麝的疾病防治
第十一节麝的寄生虫
第十二节麝的捕捉和运输

第七章麝的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第一节野生动物数量调查及麝的种群数量调查方法
第二节用麝香产量作修正指数及估计资源
第三节用粪堆数作为计数根据

第八章麝的地理分布、数量和密度
第一节资源调查及其结果
第二节地理分布
第三节数量和密度
第四节各地分述

第九章麝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第一节麝资源面临的形势
第二节资源现状及其衰败原因
第三节国际组织的关注及我国政府的政策
第四节中药(动物药)及人工养麝发展中的问题
第五节保护麝资源应采取的措施和决策

第十章拯救计划与建设规划
第一节养麝业现状与发展规划
第二节全国麝保护工程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