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间月澄: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云间月澄:杨慈湖哲学思想研究

全新正版书籍,假一罚十(图片为标准图,仅供参考。以标题为准,不了解的可以询问客服。)

58.66 6.7折 88 全新

库存5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隋金波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货号新书I3

上书时间2023-10-09

万渊阁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隋金波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9
  • 版次 1
  • ISBN 9787308240611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杨慈湖(1141—1226)是南宋思想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杨慈湖对孟子之思除了“性本善”的观点而外不乏批评之辞。陆象山答杨慈湖的“本心之问”对杨慈湖思想的发展来说,其功用在于确证而不在于启发。并且,慈湖对“心”之本质状态及其发用功能的阐释也远胜其师陆象山。在杨慈湖的话语中,他几乎不在单一的意义上论述“心”概念,而是将之与“一”和“觉”等概念一起使用,在相对系统化的语境中来阐明其思考。概而言之,杨慈湖的思想主要呈现为一个“‘一’—‘心’—‘觉’”的动态结构,慈湖在这一结构中阐释“心”清明无体、澄然无际的特性;世界之本相从根本处而言,就是作为存在者整体的“一”;而对世间万物之“一”状态的洞达,便是己“心”之“觉”。整全性的“一”只有在主体之“心”深入其中并且“觉”了以后,才会向我们展示出其各方面的意义,己“心”之思也因此才获得思考前提和思想成果,此为杨慈湖思想“‘一’—‘心’—‘觉’”的动态结构。杨慈湖思想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曾一度淹没,到了明代,伴随着阳明之学的兴起,因阳明学学者解释阳明思想的需要,慈湖之学被重新诠释,慈湖思想也因此获得重登中国思想史舞台的机会。慈湖思想与阳明学之间的关联,应该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中被重新予以重视的课题。
【作者简介】
隋金波,男,1980年生,内蒙古赤峰人。2003年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湘潭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大学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jia级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4项。合作整理出版《儒藏》精华编明代集部之《曹月川先生遗书》。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