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

16 4.2折 38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徐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汉达 著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07

上书时间2023-12-12

退伍兵诚信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沈汉达 著
  •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7459927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0页
  • 字数 1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职业教育魅力建构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严谨对待每一个调研数据,严肃得出每一个结论。每一个结论都由大量数据支撑起来,不加任何的主观臆断,不带个人的主观倾向,完全是可靠可信的。全书共四章节,内容包括中国职业教育缺乏魅力的表现、中国职业教育缺乏魅力的原因、各国和地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比较研究等。
【作者简介】
沈汉达,中共党员,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文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兼任中国职教学会商科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秘书学会会员,上海市高校大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常任考评员,上海市秘书学会副会长,《上海企业家》杂志副理事长。曾任上海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等职。
曾在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近百篇学术科研论文,出版专著和主编文集达350万字:主编有全国通用秘书职业资格培训教材、《美丽转身:职业教育对策研究》、“美丽转身文库”(4册);出版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营概论》、《公司创业文书》、《中国职业教育法制化进程研究》等书;参与主编《实用交际大全》、《题型写作教程》、《厂长经理实用文库》、《先进文化与高等教育创新》等书。
1988年获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1993年获局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4年获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7年荣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杰出贡献奖;2008年同时获得职业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奖和职业教育优秀科研奖。
【目录】
序一从传统文化视角观照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问题
序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制度性命题
序三一本关于职业教育的实实在在的书
序四建构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迫在眉睫
自序

第一章中国职业教育缺乏魅力的表现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三节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吸引力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四节职业教育对企业兼职教师的吸引力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二、研究发现与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五节结论
一、总体情况
二、学校教育
三、个人需求
四、改进建议

第二章中国职业教育缺乏魅力的原因
第一节职业教育对学生、家长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一、从毕业出路的角度分析(就业、升学)
二、从职业学校教育的角度分析
第二节职业教育对教师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一、从职业地位的角度分析
二、从工作内容和成就感的角度分析
三、职业教育对企业兼职教师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职业教育对企业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一、观念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物质环境层面
第四节职业教育对政府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分析
一、观念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物质环境层面

第三章各国和地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欧盟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经验
一、欧盟职业教育吸引力总体概况
二、欧盟职业教育吸引力面临的挑战
三、欧盟职业教育的对策
第二节德国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经验
一、德国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二、德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吸引力问题
三、德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主要策略
四、德国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经验
第三节中国台湾地区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经验
一、中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二、中国台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吸引力问题
三、中国台湾地区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策略
第四节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经验启示
一、政府要积极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和政策安排
二、建设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三、注重职业教育科学研究,提高科研为职业教育发展服务的水平
四、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提升吸引力的根本方向

第四章提升职业教育魅力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外部环境的探究
一、增强跨部门合作,切实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增加财政投入,把钱用到“点子”上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为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护航
四、以实效影响民众的社会心理,营造职教良好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职业教育的内部探究
一、职业教育教育性的反思,重视职业教育中的“人”而非“工具”
二、“断头教育”的反思,努力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
第三节职业学校教育的探究
一、改进职业学校学生管理,重视“育德”的职业教育
二、改进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发展“育能”的职业教育
三、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附录美丽转身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