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物理学(第3版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
全新正版未拆封
¥
35.7
6.0折
¥
6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丁国栋、赵媛媛 编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0-1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丁国栋、赵媛媛 编
-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1
-
ISBN
9787521910117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内容简介】
-
《风沙物理学(第3版高 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从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从力学和物理学过程系统研究风与各种沙质地表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风沙运动规律。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风沙物理学的动力学基础;沙物质及其基本性质:风沙运动;风沙地貌及其演变机制;土壤风蚀;沙尘暴;风沙物理学研究方法。新版本中增加了当前风沙物理学新的研究成果,调整了部分章节的知识体系,使之更系统完善。
《风沙物理学(第3版 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材)》适用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同时可作为环境生态类有关学科研究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从事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 【目录】
-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 风沙物理学的动力学基础
1.1 大气及其特性
1.1.1 大气的概念与分层结构
1.1.2 大气的力学特征
1.1.3 气体的连续介质理论模型
1.1.4 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2 气体静力学基础
1.2.1 作用在气体上的力
1.2.2 气体平衡微分方程
1.2.3 气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1.3 气体动力学基础
1.3.1 研究气体运动的方法
1.3.2 描述气体流动的相关概念
1.3.3 气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
1.3.4 理想气体流动的微分方程和伯努利方程
1.3.5 气体动量方程
1.4 实际气体流动与能量损失
1.4.1 实际气体流动的伯努里方程与能量损失
1.4.2 实际气体的两种流动状态
1.4.3 流动阻力系数
1.4.4 附面层理论与绕流阻力
1.5 风及其基本性质
1.5.1 风的产生
1.5.2 风的发生类型
1.5.3 风的量度和表示方法
1.5.4 大气边界层风的特征
1.5.5 近地面层风的垂直分布(风速廓线)
1.5.6 植被对近地面层气流的影响
1.5.7 风障对近地面层气流的影响
第2章 沙物质及其基本性质
2.1 沙物质及其来源
2.1.1 沙物质的概念
2.1.2 沙物质的形成
2.1.3 沙物质的来源
2.2 沙物质的颗粒性质
2.2.1 沙物质颗粒大小度量
2.2.2 颗粒粒度分级
2.2.3 颗粒的形状、磨圆度与表面组织
2.2.4 颗粒的方位与重度
2.2.5 细微颗粒的特殊理化性质
2.3 沙物质的群体性质
2.3.1 粒径分布表示方法
2.3.2 粒度参数
2.3.3 孔隙率
2.3.4 容重
2.3.5 渗透率和含水率
2.3.6 休止角
2.3.7 沙物质的热状况
第3章 风沙运动
3.1 沙粒的起动机制
3.1.1 沙粒起动受力
3.1.2 沙粒起动假说
3.2 沙粒的起动风速
3.2.1 沙粒的起动风速
3.2.2 沙粒起动风速的影响因素
3.3 沙粒运动的基本形式
3.3.1 蠕移运动
3.3.2 跃移运动
3.3.3 悬移运动
3.4 沙粒的运动轨迹和轨迹方程
3.4.1 沙粒的运动轨迹
3.4.2 沙粒的运动轨迹方程
3.5 气流中颗粒的旋转运动
3.5.1 沙粒发生旋转运动的原因
3.5.2 沙粒旋转运动特征
3.5.3 影响旋转运动的因素
3.5.4 沙粒旋转速度的计算
3.6 输沙量
3.6.1 输沙量的计算
3.6.2 输沙量的影响因素
3.7 风沙流结构特征
3.7.1 含沙量的垂直分布
3.7.2 风沙流结构特征指标
3.7.3 风沙流结构的影响因素
3.8 风沙流运动模型
3.8.1 刘贤万的研究结果
3.8.2 刘大有等的研究结果
3.8.3 贺大良、高有广的研究结果
第4章 风沙地貌及其演变机制
4.1 基本原理
4.1.1 风蚀能量与磨蚀作用
4.1.2 蚀积原理
4.2 风沙地貌的分类
4.2.1 风蚀地貌
4.2.2 风积地貌
4。3风沙地貌的形成及运动
4.3.1 沙波纹的形成及运动
4.3.2 沙丘的形成及运动
第5章 土壤风蚀
5.1 土壤风蚀原理
5.2 土壤风蚀的一般过程
5.2.1 可蚀风与土壤的初始运动
5.2.2 土壤风蚀阶段
5.2.3 土崩
5.2.4 分选
5.2.5 风力侵蚀作用
5.3 土壤风蚀分类与分级
5.3.1 风蚀分类
5.3.2 风蚀强度分级
5.3.3 土壤风蚀程度分级
5.4 土壤风蚀的影响因子
5.4.1 风蚀侵蚀性因子
5.4.2 可蚀性因子
5.4.3 人为因素
5.5 土壤风蚀模型
5.5.1 通用风蚀方程(Wind erosion equation)
5.5.2 修正风蚀方程(RWEQ)
5.5.3 帕萨克(Pasak)模型
5.5.4 克拉瓦洛维克(Cravailovic)风蚀模型
5.5.5 波查罗夫(Bocharov)风蚀模型
5.5.6 得克萨斯侵蚀分析模型(TEAM)
5.5.7 风蚀评价模型(WEAM)
5.5.8 风蚀预报系统(WEPS)
5.5.9 流域多变量风蚀预测模型
5.5.10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风蚀模型
5.5.11 土壤风蚀动力模型
5.6 土壤风蚀的影响及危害
5.6.1 土壤风蚀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6.2 土壤风蚀对植物生长及农牧业的影响
5.6.3 土壤风蚀对气候的影响
5.6.4 土壤风蚀对人类生活及健康的危害
5.6.5 土壤风蚀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5.7 风蚀荒漠化及其分布
5.7.1 风蚀荒漠化的成因
5.7.2 中国风蚀荒漠化特征
第6章 沙尘暴
6.1 沙尘暴及其危害
6.1.1 沙尘暴概念
6.1.2 沙尘暴危害
6.2 沙尘暴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6.2.1 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
6.2.2 沙尘暴发生的物质基础
6.2.3 地形地貌因素
6.2.4 土地覆盖对沙尘暴的影响
6.2.5 人类活动对沙尘暴的影响
6.2.6 沙尘暴对环境的影响
6.3 沙尘暴的时空分布
6.3.1 世界沙尘暴的地理分布
6.3.2 中国沙尘暴的空间分布
6.3.3 中国沙尘暴的时间变化
6.4 中国沙尘暴策源地与发生路径
6.4.1 沙尘暴策源地
6.4.2 沙尘暴发生路径及影响地域
6.4.3 沙尘暴引起的气象变化
6.5 沙尘暴的监测
6.5.1 沙尘暴的地面监测
6.5.2 沙尘暴遥感监测
6.6 沙尘暴的预报
6.6.1 预报方法
6.6.2 沙尘暴的预警技术
第7章 风沙物理学研究方法
7.1 野外调查与观测
7.1.1 风的观测与风信资料的整理
7.1.2 沙源与沙物质性质调查
7.1.3 风沙运动观测
7.1.4 风成地貌现状与成因调查
7.2 风洞模拟实验
7.2.1 风洞结构及一般原理
7.2.2 沙风洞
7.2.3 风洞模拟实验研究内容
7.2.4 相似理论与模型实验方法
7.3 数值模拟
7.3.1 计算流体力学的模拟方法
7.3.2 CFD数值模拟在风沙研究中的应用
7.4 放射性核素示踪法测定土壤风蚀
7.4.1 137Cs法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路线
7.4.2 风沙过程137Cs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7.4.3 研究方法与步骤
7.4.4 7Be示踪技术在土壤风蚀中的初探
7.4.5 风成沙的年代测定
7.5 “3S”技术在风沙研究中的应用
7.5.1 “3S”技术概述
7.5.2 “3S”技术在风沙研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